仙山灵草湿行云,洗温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对烹茶十分精到。“精品厌凡泉”。他认为 好茶必须配以好水。熙宁五年在杭州任通判时,有 《求焦千之惠山泉诗》:“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欠 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苏轼以诗向当时知无锡的焦千之索惠山泉水。另一 首《汲江煎茶》有句:“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 深清。”诗人烹茶的水,还是亲自在钓石边(不是在泥 土旁)从深处汲来的,并用活火(有焰方炽的炭火)煮 沸的。南宋胡仔赞叹《汲江煎茶》诗说;“此诗奇甚,道 尽烹茶之要。”烹茶之劳,诗人又常常亲自操作,不放 心托付于僮仆:“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几珠” (《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苏轼对烹茶煮水 时的水温掌握十分讲究,不能有些许差池。他在《试 院煎茶》诗中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 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 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 煎,贵从活火发新泉。”他的经验是煮水以初沸时泛 起如蟹眼鱼目状小气泡,发出似松涛之声时为适度, 最能发新泉引茶香。煮沸过度则谓“老”,失去鲜馥。 所以煮时须静候水的消息。宋人曾有“候汤最难”之 说。
对煮水的器具和饮茶用具,苏轼也有讲究。“铜 腥铁涩不宜泉”,“定州花瓷琢红玉”。用铜器铁壶煮 水有腥气涩味,石兆(原字左有“石”旁)烧水味最正;喝茶最好用定窑兔 毛花瓷(又称“兔毫盏”)。苏轼在宜兴时,还设计了一 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纪念他,把此种壶式命名为 “东坡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即是苏轼用此壶 烹茗独饮时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