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情结的苏轼(2)

时间:2021-08-31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不仅会鉴别酒,而且会酿酒,会制作药酒。在《超然台记》中他说:“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煮),脱粟而食之。”在黄州他制过蜜酒,在汴京制过洞庭春色酒,在定州制过中山松醪。若将苏轼称为酿酒师,是名副其实的。在《东坡志林》中,他详细地记下了蜜酒的制作过程,对后人酿酒,必有裨益。他晚年被贬到惠州,见到岭南的百姓自行酿酒。当时岭南尚未有效开发,瘴气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当地人便制作了一种桂酒,饮之可以抵御瘴毒。苏轼向当地人学习制作桂酒,并以他广博的学识,对桂酒的配方和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使桂酒色香味俱全,疗效更好。

  苏轼对真一酒尤为珍爱。道家将人的元气、丹田都称为“真一”,以“真一”名酒,使这种酒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苏轼制作真一酒,是得之于罗浮山道士邓守安的真传。苏轼在《记授真一酒法》中记叙了这件事,邓道士“袖出一书授予,乃真一法及修养九事”。在给建安徐得之的一封信中,苏轼详细地记述了真一酒的制作方法。酿制而成的真一酒,“成玉色,自然香味,绝似王太驸马家碧玉香也”。苏轼认为,真一酒有强身健体、除虑排忧之效。他的《真一酒并引》写道:喝了真一酒,“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真一酒歌并引》称:“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俨如侍君王。湛然寂然非楚狂,终身不入无功乡。”饮真一酒是一种享受,使人心境平和,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由于长年的实践,苏轼对酿制酒颇有心得,于是他写出了《东坡酒经》一文,对后人酿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论酒量,苏轼远不能称为海量,不足以与自称“酒中仙”的李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