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齐安城楼》赏析

时间:2021-08-31

  《题齐安城楼》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题齐安城楼》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题齐安城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译文

  江楼上响起了呜咽的号角声,残阳的余晖洒在寒冷的沙汀。

  不必倚靠栏杆苦苦回头眺望,这里到故乡有七十五个驿亭。

  注释

  ①齐安:唐郡名。天宝元年(742年)改黄州置,治黄冈县(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武汉市北部,红安、麻城、黄冈等县市地。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黄州。

  ②呜轧(yà):象声词,形容号角吹响时的声音。古时在城楼吹号角以报时。一作“呜咽”。江楼:指黄州城楼。

  ④微阳:黄昏时光线微弱的太阳。晋潘尼《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谷风散凝,微阳戒始。”,潋(liàn)潋:波光闪烁的样子。这里借指阳光。汀(tīng):水边平地。

  ⑤凭阑 :即“凭栏”,身倚栏杆。

  ⑥故乡:指长安。长亭: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 十里长亭 ”。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创作背景

  这首宦游思乡的作品,是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杜牧在黄州城楼上思念远方家乡时所作。唐时每州都有一个郡名(因高祖武德元年改隋郡为州,玄宗天宝元年又改州为郡,肃宗时复改为州,所以有这种情况),“齐安”是黄州的郡名。杜牧于会昌(唐武宗年号,841—846年)初出守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