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诗题稚川山水赏析

时间:2021-08-31

  《题稚川山水》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宦游途中创作的一首抒发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思乡诗题稚川山水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

  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山水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但也有一些题咏山水的篇什,归趣并不在山水,而别有寄意。此诗即是一例。

  这首题咏稚川山水的小诗,写得风光如画,感情充沛。稚川,所在不详。从诗中描绘的境界看,像是江南山水之乡。戴叔伦曾先后在新城(今浙江富阳)、东阳(今浙江东阳)当过县令,诗中所咏山水,或在两地中某一处。

  前两句即景描写,由近及远。“松下茅亭五月凉”,松下茅亭是诗人观赏稚川山水的立足点和题咏之处。时值仲夏,天气已开始有些暖热,而苍松覆盖下的茅亭却依然凉意袭人,为览眺这一带的山水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场所。从下文“行人”之语推测,诗人大概是行旅路经此地,在茅亭歇脚。这就更给这次览眺增添一份不期而遇的欣喜。

  次句“汀沙云树晚苍苍”,是茅亭眺望所见的中景和远景。近处有江流,对岸有白沙覆盖的汀洲,再远一点,便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时近傍晚,汀沙云树渐渐融入暮霭,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的色调。这两句以茅亭为中心,勾勒出一幅有山有水,有风景有人物(诗人自己就在画中)的稚川山水画。“晚”字暗引出下文的乡思,笔法浑然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