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方案(2)

时间:2021-08-31

  四、品味欣赏,深入理解(20分)

  (一)师:刚才我们整体翻译了这篇课文,感知了课文内容,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味欣赏这首咏月词。

  1、从这首的词的从小序里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作词时间、当时情形及缘由。)

  小序的作用:主要是介绍作者写这首词的经过和目的,也就是当时的背景

  2、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你现在处于政治失意的时候,又和自己的亲人很多年不见面了,面对那一轮圆月会想些什么呢?

  ‘生:略

  3、师:刚才同学说的都是直抒胸臆,太直白,人家苏轼就比较含蓄了,我们来看一下他是如何含蓄法:

  4、师:词以把酒问月开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生:略

  师:这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苦闷)

  5、师:我们接下来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天上宫阙的什么情感

  (向往之情)

  6、师:这份向往让作者产生了一个想法。

  生:我欲乘风归去。

  7 、 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这句话可以看作者的心理是怎样的?

  (板书矛盾心理)

  师:对,一个“欲”,“恐”字说明作者既想去又不想去,“归”字怎么理解呢?

  生:天上。

  师:我们联系一下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到底要去哪里的?(朝廷,官场

  师:为什么高处不胜寒的?

  生:寒冷

  师:“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寒冷,指的是什么的?(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师:我们看一下上片的最后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生: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二)师:我们接着看词的下阕,第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的?

  生:承上启下

  师:“转朱阁,低绮户” 是呈上,“照无眠”是启下

  师:为什么无眠?(想念弟弟,不得志)

  师:接着问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是什么语气的?(责备,埋怨)

  师:我们现在来看下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豁达)

  师:全班一起齐读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体味到了什么?

  生:对他人的祝愿。

  师:婵娟是什么意思?(原指形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师: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师: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三)过渡:刚才我们细细品味了一下词的意境,现在来纵观一下全词,

  1.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2.哪些地方用到了想象?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

  联想:由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叫联想

  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意境叫想象。  五、小结:(2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对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苏轼这位大文学家也有更深的认识。掌握了想象和联想的艺术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欣赏这首词美感的同时体会到了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六、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