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二、诵读品味

  1.老师范读本课, (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

  2.学生自由读本课,要求(①读准字音: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控制得体。

  注意阙(què) 琼(qióng)

  绮(qi) 胜(sheng)

  (设计意图:先声夺人:让学生亲自看到老师用声音、用奔腾的激情重现词的形象,让学生受感染,让学生跃跃欲试,让学生愿意和老师一起走进词的里面,感知词的内容。)

  3.齐读单个读结合,要求:读准节奏、了解词语的意义。

  ⑴、解释加点词。

  (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早晨)

  (2)高处不胜寒。(能忍受)

  (3)何似在人间。 (哪里像)

  (4) 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

  (5) 千里共婵娟。(借指月光)

  (6)不应有恨  (遗憾、失意)

  (这几个词是古今异义的词,有必要在理解全词意思之前提出来,引起学生注意,扫清文字障碍。)

  ⑵读准节奏:丙晨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音读把握节奏 :“语气可二二一、二一二或二二二、二三作逗,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找出韵脚:押an韵。

  (每次读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是读得顺的基础,这是为后面意读作铺垫。)

  三、感悟词的内容: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下注解,小组讨论整首词,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词序颠倒的要把它理顺。有困难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解决。

  ① 谁“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亮。

  ②谁“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亮。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指什么事?

  ——欢合 晴圆

  ④谁“但愿人长久”?谁“千里共婵娟”?

  ——苏轼“但愿人长久”?离别的人“千里共婵娟”?

  (这题比较灵活,学生感觉困难的地方,不一定是老师想到的地方,便于老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理解这首词的难点,给学生内化的时间,也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再读,理解词内容后男生配乐朗读。要求:读书声中见人物,读书语气中见事态,读书语调中见变通。朗读重音提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学生在理解词意思的基础上,在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的基础上,第三次读课文,这次读的要求要高一些:语气要有轻重变化,语调要有高低变通。为下面的情读作铺垫。)  四、赏析课文

  1、赏析字词

  ⑴:“欢饮”、“大醉”怎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