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学习指导

时间:2021-08-31

  【进入情境】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出生地有两说,一为生于蜀,一为生于碎叶,但都认为唐代剑南道绵州昌明县清廉乡(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是他的故里。李白少年时代正当“开元之治”前期,欣欣向荣的时代影响了少年的李白。他胸怀大志,决心将其文才武艺献给大唐王朝,梦想平步青云,“申管晏之志,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济苍生,安社稷。当朝廷征入朝时,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李白几入长安,志不得酬,最终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浪迹天涯。虽然历尽坎坷,屡遭打击,而他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奋斗的雄心壮志未曾消歇。他虽然未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却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大批璀璨的异宝奇珍,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人称李白为“诗仙”。他的诗歌以浪漫主义创作方式见长,诗风豪迈狂放,想象奇特诡异,用词险峻而流畅,设境惊心而动魄,夸张横空出世,铺排滔滔滚滚。读其诗,有一种情感摇曳,欲随其动荡的感觉,有一种不得不伴诗人情感变化的而喜而怒的感觉,有一种净化灵魂,提升境界的感觉。李白写了一系列歌颂美好自然的作品和友人赠酬的作品,情感真挚,大气磅礴,令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人间的美好;他写了一系列宣泻志不得酬的作品,愤慨和不平,悲怒和超然,构成了一组交响曲,令人产生共鸣,受到震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催下了古今多少怀才不遇之士的悲伤泪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激发了多少受挫者的奋斗之志。可以说,李白的诗,老少咸宜,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甚至可以找到自己情感的影子。

  当然,特定时代的诗人,其诗也必然有其时代认识水平的局限。李白的诗中有些宣扬虚无、颓废思想的地方等等,需要我们阅读时不可表面化,而要深入分析,正确理解。

  李白的这首《蜀道难》,大约写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是诗人在长安为西去之蜀的友人而作。《唐摭言》第七卷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日:‘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诗中写蜀道,先提太白山,次说青泥岭,再说剑阁,最后说到锦城即成都,这些都是由长安人蜀的必经之地;诗中又多次出现“西”字,如“西当太白”“问君西游”“侧身西望”,都可证明诗人当时身在长安,作别友人。因为诗作想象奇特,联想丰富,内涵颇具典型性,所以,引发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也引起许多专家来考证。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即诗的艺术价值是人人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