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课文《蜀道难》

时间:2021-08-31

  导语: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全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课文解读《蜀道难》,欢迎阅读!

  噫吁嚱①,危乎高哉!蜀道②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攀登蜀道是多么艰难,难得胜过上青天!①噫吁嚱:yīxūxī,即“噫!吁嚱!”“吁嚱”又写作“于戏”,同“呜呼”。②蜀道:一般指自陕西进入四川的山路。)[ 诗的开头这几句,不是直接描写蜀道,而是写对蜀道之难的惊诧感受。诗人先连用两个浸透着强烈感情的咏叹词语,接着又用一个夸张性的比喻,惊呼蜀道高峻危险,比登天还难,为全诗定下雄放豪迈的基调。]蚕丛及鱼凫①,开国何②茫然③!(蚕丛和鱼凫这些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离我们多么遥远多么茫然。①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民……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凫,fú。②何:何等、多么。③茫然:悠久迷茫,不可知道的样子。)尔来①四万八千岁②,不与秦塞③通人烟。(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虽然比邻,却从来不与秦地通人烟。①尔来:从那时以来。尔,那,指开国之初。②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久远。③秦塞:秦地。秦地自古称为四塞之国。塞,山川险要的地方。)西当太白①有鸟道②,可以横绝③峨嵋④巅。(长安西面的太白山、蜀地的峨眉山自古就没有人行之道,只有高飞的鸟儿才可以沿着山间的低凹处,横过它们巍峨的峰巅。①太白:秦岭主峰名,在今陕西省周至一带。《水经注》云:“太白山在武功县南,去长安二百里,不知其高几许。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慎蒙《名山记》云:“……其山巅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②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惟有鸟儿能飞行,人迹所不能至。③横绝:飞越。④峨嵋:《一统志》云:“峨眉山,在四川眉州城南二百里,来自岷山,连冈叠嶂,延袤三百余里,至此突起三峰,其二峰对峙,宛若蛾眉,自州城望之,又如人之拱揖于前也。”)[这六句是写由于山水的阻隔,秦蜀两地无路可通。自从蚕丛、鱼凫开国以来,到蜀道开辟之前,四万八千年间,秦蜀两地一直无法交往,从侧面写出蜀道开辟的艰难。]地崩山摧壮士死①,然后天梯②石栈③方钩连。(五位神勇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①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文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下嫁五个美女,时蜀王令下属五力士移山开路,迎娶美女。返回梓潼,遇一大蛇钻入山洞,五力士共拉蛇尾,用力往外拽,结果山崩地裂,力士与美女皆压死,山也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②天梯:指高峻险陡的山路。③石栈:俗称“栈道”,在山崖上凿石架木建成的通道。)[这两句从正面描写蜀道的开辟之难。]上有六龙回日①之高标②,下有冲波逆折③之回川。(上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绕道而行的高峰,下有波涛滚滚的回旋曲折的急流。①六龙回日:传说太阳神的车子由羲和驾驭六条龙拉着,每天早晨从扶桑西驰,直到若木。语出左思《蜀都赋》:“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回翼乎高标。”羲和、阳乌代指太阳。回日,使日回。回,迂回、绕道。②高标:指可以作一方标志的最高峰。一说,山名,又名“高望山”。③逆折:回旋、倒流。)黄鹤①之飞尚不得过,猿猱②欲度愁攀援。(千里翱翔的黄鹤尚且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①黄鹤:即黄鹄,一种高飞的鸟。②猿猱:统指猿类。猱,náo,猿的一种,善攀援。)[这四句极写蜀道之高险,先由上而下正面写,然后由鸟而兽从侧面写。]青泥①何盘盘②,百步九折萦岩峦③。(青泥岭上的山路,盘旋又盘旋,曲曲折折一匝匝萦绕山峦。①青泥:岭名,为唐入蜀要道。《元和郡县志》:“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在今陕西略阳县。②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③萦岩峦:绕着山岩转。)扪参历井①仰胁息②,以手抚膺③坐④长叹。(手摸星辰头顶天,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按胸口徒然长叹息。①参、井:皆星宿名。古人认为地上某地区与天上某星宿相应,叫分野。参,shēn,是蜀的分野;井,是秦的分野。故由秦入蜀,称“扪参历井”。扪,mén,摸。②胁息:鼻不敢出气,惟有两胁暗暗地运动,用以换气。③膺:胸。④坐:徒然,空。)[这四句作者选择青泥岭作为描写对象,从行人的感觉来描述蜀道的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