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课文备课记录(3)

时间:2021-08-31

  4、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

  5、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探究学习: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三、选题设计

  1、太白风采与盛唐气象之间有何联系?

  研究方法:

  ⑴ 查阅相关的书籍,收集有关资料。

  ⑵ 整理李白诗词中最能表现其风采的诗句和盛唐历史文化方面的史料。

  ⑶ 在上面准备的基础上,分组探究,仔细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参读书目:

  ⑴ 《唐诗鉴赏辞典》

  ⑵ 王运熙:《李白研究》 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⑶ 茆家培:《中国李白研究》 人民文学出版社

  ⑷ 林庾:《诗人李白》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⑸ 马鞍山市李白研究会编《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 中国展望出版社

  ⑹ 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

  ⑺ 汪静之:《李白研究》

  ⑻ 王瑶:《李白》 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⑼ 《古代文学家传记》(上) 中华书局出版  2、《蜀道难》主题思想探源:

  研究方法:

  ⑴ 分小组探究,然后综合。

  ⑵ 查阅资料,整理不同说法。

  ⑶ 小组讨论,确定比较合适的观点。

  ⑷ 上网查询,多方求证。

  参读书目:

  ⑴ 《唐诗别裁》

  ⑵ 《唐宋诗醇》 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⑶ 《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 1998年第24期

  ⑷ 顾炎武:《日知录》

  3、我心中的诗仙李白:

  研究方法:

  ⑴ 广泛阅读李白的作品,不仅仅限于诗歌。

  ⑵ 查阅李白的传记。

  ⑶ 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梳理对李白的独特感悟。

  参读书目:

  ⑴ 《古代文学家传记》(上) 中华书局出版

  ⑵ 汪静之:《李白研究》

  ⑶ 《河岳英灵集》

  ⑷ 《唐诗鉴赏辞典》

  ⑸ 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