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腊梅的诗句(2)

时间:2021-08-31

  《梦江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松。其全文诗句如下: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译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正所谓:“五月水乡梅雨夜,驿桥船笛伴人声。缠绵幽怨江南梦,词调蕴浓易共鸣。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审言。其全文诗句如下: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黄鹤楼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忆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诗句如下: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译文】

  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为咏梅而寓意之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岭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道洽。其全文诗句如下: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梅花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译文】

  梅岭花朵盛开的时候,天山还未开始下雪。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因着风儿的吹拂片片梅花飞入舞女的广袖中,又混杂着脂粉飘向女儿家的妆台。几万里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还无从知晓。

  《梅花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炯。其全文诗句如下: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梅花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方平。其全文诗句如下: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庭梅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全文诗句如下: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梅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亮。其全文诗句如下: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译文】

  稀稀落落地梅树枝条歪歪轻斜地挂满那洁白如玉的雪花,使得枝条上一朵又一朵的梅花花萼泛着斑斑点点的雪花在阳光照射下闪着晶莹的光采。忽然有一朵梅花最先绽开放了,这使得想要在春天竞吐芳香的种种百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要想把春天悄然而来的信息传递出去,又怎么会害怕被厚厚的积雪所深深埋藏呢!请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伤感的古曲《梅花三弄》了,让主宰春天的神东君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让开在早春的梅花因一支悲伤曲调而过早地凋谢。

  《山路梅花》作者为清代文学家冯山。其全文诗句如下: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译文】

  听人说山下有几株梅花,途中路过忍不住把车旁的帷帐打开去观赏。试着亲手去折林梢上开的梅花,早早感到春天已经接近了。若能在路上不时见到,最好能让东风将它们逐枝吹开。莫把梅花当做寻常花草看待,它一年一次地把江南春的讯息带来。

  《西江月·梅花》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译文】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它的素色的面容如果翻一下嫌太过粉婉,如果雨雪洗去妆色的话那种朱唇样的红色根本不会褪去。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去和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定风波·红梅》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