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唐风·有杕之杜

时间:2021-08-31

  原文: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注释:

  1、有杕(第dì):相当于“杕杕”,高耸挺立的样子。

  2、道左:《郑笺》:“道左,道东也。”

  3、噬(是shì):发语词,无意义。适:来,到。

  4、曷:何不。饮食:吃。这里比喻“相就”、“到来”。闻一多《诗选与校笺》:“饮食是性交的象征廋语。”(廋:音叟sōu,隐藏,藏匿)。

  5、道周:道西,道右。《释文》:“周,《韩诗》作右。”

  6、来游:来交往。

  译文:

  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左偏僻处。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访吾?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

  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右偏僻处。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看吾?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

  诗经故事

  一棵孤独独的赤棠树,长在村口的大道旁。

  叶落尽时,四下是一遍枯黄,这时的风,无论大小,总能带起几片枯枝碎叶,或飘荡两下,或打几个旋,弥漫出寒冷和凄凉。那树显得越发的孤单。

  吐新绿时,四下里也生发出青绿,可原野由星星点点至葱郁一遍,却无论如何无法和半空中的那一块绿云相连,那样的高不可攀,孤独独的斜倚着蓝天。

  葛云儿时常在那树下玩耍,从刚学会走路时起,一直到出落成十里三乡都公认的俊妹子,她玩耍的地方,还是在那棵赤堂树下的时候为多。

  从大道上经过的众乡亲,都知道赤棠树下有一个葛家村,葛家村里有一个靓妹子,十里三乡都难找出一个配她的人。

  到了谈婚论嫁年纪的葛云儿,就这样的出了十里三乡的第一件大怪事,按说漂亮妹子家的门坎都会让媒婆去踩断,可她家却没有半个媒婆去显身。

  弦青浪是郑国的生意人,打十岁起就和叔叔一起去夷狄贩马牛,那赤堂树下每年也要经过个三四次,所以弦青浪十岁起就看见过葛云儿。

  见过葛云儿,就记住了葛云儿,记住了葛云儿就记住了赤棠树,记住了那棵孤单单的,将树冠耸入半空,十几里路外就能看见的赤棠树。

  浓眉大眼,脸膛红润,有着一付天生好嗓门的弦青浪,只要远远的看见了赤棠树,那歌声就能随着风飘过来,飘到赤棠树下,飘进葛云儿的耳朵里,先是好奇,后是喜欢,等到脸会红时,听见了歌声就躲树后面去了。

  弦青浪的身材一年比一年高大,可歌声却一年比一年小了,当他长成一个魁梧的汉子,赶着一群俊马,怀里揣着一块从夷狄换回的玉,走到那棵赤棠树下时,却没了歌声,只是红着脸,掏出那块玉,走到了葛云儿的面前,塞到葛云儿的手中,转身跳上马就跑了。

  弦青浪跑了,葛云儿却发傻了,一首歌从她的口中唱出来了。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