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庭燎

时间:2021-08-31

  原文: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注释:

  ⑴其(jī):语尾助词。

  ⑵央:尽。

  ⑶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

  ⑷鸾:也作“銮”,铃。此为旂上的铃。《尔雅·释天》:“有铃曰旂。”将(qiāng)将:铃声。

  ⑸艾:尽。

  ⑹晣(zhé)晣:明亮。

  ⑺哕(huì)哕:铃声。

  ⑻乡(xiàng):同"向"。

  ⑼言:乃,爱。煇:较暗淡的光。旂(qí):上面画有交龙、竿顶有铃的旗,诸侯树旂。

  译文:

  夜天怎么样啦?还有多一半长。庭前火把辉煌。公侯们来啦,听到铃声当当。

  夜天怎么样啦?黑夜还没有消尽。火把减了光明。公侯们来啦,听到铃声叮叮。

  夜天怎么样啦?曙光渐渐出现。火把正在冒烟。公侯们来啦,旗子已经看见。

  鉴赏: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毛诗序》说:“美宣王也。因以箴之。”齐诗、鲁诗也都以为是宣王中年怠政,姜后脱簪以谏,宣王改过而勤于政,因有此诗。郑玄笺云:“诸侯将朝,宣王以夜未央之时问夜早晚。美者,美其能自勤以政事;因以箴者,王有鸡人之官,凡国事为期,则告之以时。”但作者是什么人,各家之说不一。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王者自警急于视朝”,为宣王所自作。然而方氏未列出充分的理由,故信之者少。按此诗应为宣王所作,根据有三条:第一,诗凡三章,从时间说由深夜渐向天明,而三章中俱言“庭燎之光”,则应是居于朝廷者所作;如系大臣、诸侯所作,则就应按由家赴朝路途景象以时间先后为序加以描写。第二,诗中三言“君子至止”,也是以朝廷为立足点言之。第三,“夜如何其”为王问鸡人(掌报晓的人)之语,“夜未央”为由鸡人所告知道的结果,与《周礼·春官·鸡人》所载礼制一致。所以,以此诗为宣王所作较近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