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青蝇》原文鉴赏

时间:2021-08-31

  《小雅·青蝇》是《诗经·小雅·甫田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它的鲜明特色是借物取喻形象生动,劝说斥责感情痛切。讽刺统治者听信谗言,斥责谗人害人祸国。《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青蝇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译文

  嗡嗡营营飞舞的苍蝇,停在篱笆上吮舐不停。和蔼可亲的君子啊,切莫把害人的谗言听信。

  嗡嗡营营飞舞的苍蝇,停在酸枣树上吮舐不停。谗害人的话儿没有标准,把四方邻国搅得纷乱不平。

  嗡嗡营营飞舞的苍蝇,停在榛树丛中吮舐不停。谗害人的话儿没有标准,弄得你我二人反目不亲。

  注释

  ⑴营营:象声词,拟苍蝇飞舞声。

  ⑵止:停下。樊:篱笆。

  ⑶岂弟(kǎi tì):同“恺悌”,平和有礼。

  ⑷谗言:挑拨离间的坏话。

  ⑸棘:酸枣树。

  ⑹罔极:没有标准。

  ⑺交:都。乱:搅乱、破坏。

  ⑻榛:榛树,一种灌木。

  ⑼构:播弄、陷害。

  鉴赏

  首先,把专进谗言的人比作苍蝇,这是十分贴切的。苍蝇作为一种令人厌恶的昆虫,具有追臭逐腐、散播病菌、嗡嗡乱叫等习性,而这些习性与人间专找缝隙进谗言害人者如出一辙。因此用苍蝇来喻指进谗者,这本身已是一个极大的成功;更遑论此诗三章均以“营营青蝇”取喻起兴,把它四处飞舞、不停播乱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三章前两句仅以更换末一字的形式重复出现,似拙实巧,令人不由对苍蝇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厌恶感。“樊”、“棘”、“榛”三字一义,其实都指篱笆而言,但每一次变化,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同义反覆,而是隐含了对苍蝇见缝就叮、不弃不舍的深刻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