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讽刺剥削者的诗:大东

时间:2021-08-31

  大东是《诗经·小雅·谷风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华夏诗歌。全诗七章,每章八句。作者先秦无名氏。这首诗所描写的,是西周统治者通过“周道”给被征服的东方人民带来的压榨、劳役、困苦、怨愤和沉痛的叹息。象征、隐喻、鲜明的对比、丰富而奇幻的想像交错运用,是此诗艺术手法的特色。《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原文】

  大东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获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注释】

  (1)饛(méng):食物满器貌。簋(guǐ):古代一种圆口、圈足、有盖、有座的食器,青铜制或陶制,供统治阶级的人使用。飧(sūn):熟食,晚饭。

  (2)捄(qíu):曲而长貌。棘匕:酸枣木做的勺匙。

  (3)周道:大路。砥:磨刀石,用以形容道路平坦。

  (4)君子:统治阶级的人,与下句的“小人“相对。小人指被统治的民众。

  (5)睠(juàn)言:同“睠然”,眷恋回顾貌。

  (6)潸(shān):流泪貌。

  (7)小东大东:西周时代以镐京为中心,统称东方各诸侯国为东国,以远近分,近者为小东,远者为大东。

  (8)杼柚(zhù zhóu):杼,织机之梭;柚,同“轴”,织机之大轴;合称指织布机。

  (9)纠纠:缠结貌。葛屦:葛,葛草,茎皮可制葛布;屦,鞋。

  (10)可:通“何”(用俞樾说)。

  (11)佻(tiāo)佻:豫逸轻狂貌。

  (12)周行(háng):同“周道”。行,道路。

  (13)氿(guǐ)泉:泉流受阻溢而自旁侧流出的泉水,狭而长。

  (14)获薪:砍下的薪柴。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认为“获”为“檴”的假借,即榆木,如《诗经》诸篇中《凯风》、《东山》、《车辖》诸篇之棘薪、栗薪、樵薪。

  (15)契契:忧结貌。寤叹:不寐而叹。

  (16)惮:同“瘅”,疲苦成病。

  (17)职劳:从事劳役。来:“勑”的借字,慰勉。或为“赉”的借字,赏赐。均通。

  (18)西人:周人。

  (19)舟人:郑笺:“舟,当作周。”一说为舟楫之人,周人中之低贱者。

  (20)熊罴是裘:用熊皮、马熊皮为料制的皮袍。一说,郑笺谓“裘当作求”,这句意即狩猎求取熊罴。二说均通。

  (21)私人:家奴。

  (22)百僚:犹云百隶、百仆。

  (23)浆:米浆。

  (24)鞙(juān)鞙:形容玉圆(或长)之貌。璲(suí):贵族佩带上镶的宝玉。

  (25)不以其长:以,因。长,善。郑笺:“佩之鞙鞙然,居其官职,非其才之所长也,徒美其佩而无其德,刺其素餐。”

  (26)汉:银河。

  (27)监:同“鉴”,照。

  (28)跂(qí):同“歧”,分叉状。织女:三星组成的星座名,呈三角形,位于银河北侧。

  (29)七襄:七次移易位置。古人一天分十二时辰,白日分卯时至酉时共七个时辰,织女星座每一个时辰移动一次。

  (30)报章:报,复,指织机的梭子引线往复织作;章,经纬纹理。不成报章,即织不成布帛。

  (31)睆(huǎn):明亮貌。牵牛:三颗星组成的星座名,又名河鼓星,俗名牛郎星,在银河南侧。

  (32)服箱:驾车运载。服,负载;箱,车斗。

  (33)启明、长庚:金星(又名太白星)晨在东方,叫启明,夕在西方,叫长庚。

  (34)天毕:毕星,八星组成的星座,状如捕兔的毕网,网小而柄长,手持之捕兔。

  (35)施:张。

  (36)箕:俗称簸箕星,四星联成的星座,形如簸箕,距离较远的两星之间是箕口。

  (37)斗:南斗星座,位置在箕星之北。

  (38)挹:舀。

  (39)翕:吸引。翕其舌,吸着舌头。箕星底狭口大,好像向内吸舌若吞噬之状。

  (40)西柄之揭:南斗星座呈斗形有柄,天体运行,其柄常在西方。揭,举起。这句形容西方执柄举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