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明(3)

时间:2021-08-31

  什么日子才能够回去?公务却越加繁忙急骤。

  眼看将年终时日无多,人们正忙着采蒿收豆。

  心里充满了忧伤悲哀,我自讨苦吃自作自受。

  想到那恭谨尽职的人,我辗转难眠思念不休。

  难道我不想回归家园?只怕世事翻覆祸当头。

  长叹息你们这些君子,莫贪图安逸坐享福分。

  应恭谨从事忠于职守,交正直之士亲近贤人。

  神灵就会听到这一切,从而赐你们福祉鸿运。

  长叹息你们这些君子,莫贪图安逸碌碌无为。

  应恭谨从事忠于职守,与正直之士亲近伴随。

  神灵就会听到这一切,从而赐你们洪福祥瑞。

  赏析:

  《经》中有些篇章索解不易,以致岐见纷错,此篇就是一例。

  《毛诗序》称此诗的主题为“大夫悔仕于乱世也”,寻绎诗意,此诗当是一位长期奔波在外的官吏自诉情怀的作品。他长年行役,久不得归,事务缠身,忧心忡忡,诗中披露出他的复杂心情,千载之下,使人犹闻其叹息怨嗟之声。

  全诗共分五章。一、二、三章的前八句都是自述其行役之苦、心怀之忧。对这八句的理解,各家基本上无甚异词。接下来则是反覆咏唱“念彼共人”,对“共人” 的理解也就岐见纷呈了。“共”即古“恭”字,所谓“恭人”即恭谨之人,具体何指,诸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说。一种意见认为“共人”是指隐居不仕者。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引丘氏曰:“‘共人’谓温恭之人,隐居不仕者也。贤者久不得归,于是悔仕,进退既难,恐不免于祸,念彼不仕之友闲居自乐,欲似之而不得,故涕零如雨也。”戴溪《续吕氏家塾读诗记》云:“当时必有温共静退之人劝大夫以不仕者,不从其言,故悔恨至涕泣,睠按,即眷、睠怀顾,欲出宿而从之也。”朱熹则释为:“共人,僚友之处者也……大夫以二月西征,至于岁莫而未得归,故呼天而诉之,复念其僚友之处者,且自言其畏罪而不敢归也。”《诗集传》、朱熹的说法颇为含混。所谓“僚友”,既可理解为同僚中的朋友,也可看作是同僚与友人并提;而所谓“处”,既可解作隐居不仕,也可释为居留在朝。今人高亨则解共人为“恭敬的人,此指作者的妻”《诗经今注》、。吴闿生则解为“‘念彼共人’者,念古之劳臣贤士,以自证而自慰也”《诗义会通》。

上一篇:诗经:鼓钟 下一篇:诗经:无将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