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蒹葭》看《诗经》的语言艺术特色(3)

时间:2021-08-31

  5.重复中表现节奏

  《诗经》里的句子回环重复,形成节奏,易于唱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人感到亲切,愉快。如《蒹葭》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关雎》一诗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在这种交替重复中,表现出很强的节奏感,与人的感官产生共鸣共振,给人带来愉快与美的享受。

  6.押韵形成诗歌节奏的音乐美

  《诗经》的押韵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式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掌握好押韵,也是理解古典诗歌音乐美的重要一步。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部分的重复。按照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奏可以把涣散的声音组织成一个整体,让人读前一句时预想到后一句,读后一句时回想起前一句。《诗经》最常用的押韵方式是隔句押韵,一般是押偶句韵,也有句句押韵的。《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霜”“方”押韵。《硕鼠》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鼠、黍、女、顾”押韵。读来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从此也可以看出《诗经》的语言形式服从于音乐美的要求。

  7.单音词表达多样化

  从民族语言的发展来看,周代还是一个以单音词为主的时代,在表达同类事物的不同个体时还没有形成更多的复合词,很多时候只能使用单音词来表达。而《诗经》中词语丰富多彩,最常用的方式是用不同的单音词来表示不同的个体。如《蒹葭》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洄”表示逆水而上,“游”表示顺流而下。有人统计《诗经》里描写手的动词就有五十多个。如《芣苢》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薄言有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采、有、掇、捋、袺、襭都是描写手采芣苢的不同动作;描写马的名词有三十多个。如《大叔于田》中“叔于田,乘乘马。”“两骖如舞”“乘乘黄”“乘乘鸨”马、骖、黄、鸨表示不同体格不同位置不同毛色的马。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经典,我们在学习它的时候,既要用语言所包涵的意义去影响学生的感情,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学生的心灵。《蒹葭》一诗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用秋景起兴,以景托情。在语言特色方面几乎囊括了《诗经》的全部语言表现手法。通过《蒹葭》的教学和赏析,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经》的语言特色,从而理解《诗经》名篇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真谛在于如何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画面,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为有着鲜明的语言艺术特色,使《诗经》千百年来被人们口诵经传,长久不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歌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