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动物意象(2)

时间:2021-08-31

  二、《诗经》中的鹿

  无论在我国的古代传说,还是在印度的佛教故事中,鹿都是一种善良,吉祥的动物。在我国对鹿有较多的记载,其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诗句。而在印度佛教故事中,则有《九色鹿》和《鹿王》两部典型作品。可见,鹿在先人的心目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其实,早在上古,鹿就是上古周部族的重要图腾,而且在后来的异类组合动物都有鹿的影子,如中国的四灵动物:龙、凤、麟、龟都其实或多或少借鉴了鹿的原型。而《诗经》,也自然少不了对鹿的描写:因为鹿性情温顺,被赋予谦谦君子的含义;而作为先古图腾,体现了先民对女性的崇拜,被其恰如其分的运用在诗歌中。

  《小雅 鹿鸣》则是一首最具有代表性的描写鹿的作品,后来被曹操引用,在其中《短歌行》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诗句,体现了对贤才的渴望。《鹿鸣》三章,都是以鹿起兴的鹿群在广袤的原野上发出“呦呦”的叫声呼朋引伴,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环境。这首诗其实是一首宴会宾客的诗,在《诗序》中有这样的记载:“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这首诗,则以“我”为人君自称,“嘉宾”则指群臣,体现了一种君与臣,尽善尽美,和乐融融的场景。那么鹿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鹿生性温顺,善良,善于结伴,这种生活习性,被人们喜爱,在《小雅 鹿鸣》中及以后的诗歌中,鹿则被象征为谦谦君子的形象,而这,也大概成为了周代贵族宴会时的法定曲目的原因吧。

  鹿作为上古时代的图腾,它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的信仰,在原始先民的心中对于人类由来的梦寐而归结到女性身上,体现了对女性的崇拜。而鹿也就成了女性的象征。这些在《诗经》中同样有所体现,如《召南 野有死��》一诗,讲述了一对男女幽会的故事,诗中有“林有朴�桑�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这样一句,“吉士”将用白茅包好的鹿送给女子,来表达爱情,是有特殊用意的,因为鹿的温文尔雅,所以以鹿喻女,来象征女性的美好品性。而鹿此时又有着象征男女婚嫁的意义。至于后来的理解,都只是封建经学家的心灵上的阴影,在我们看来,他只是一首人们渴望爱情的诗歌。

  这样看来,鹿在古人心目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女性的崇拜及其象征着谦谦君子,都是通过“鹿”这个动物意象来婉转丰富的表达自己的情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