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植物名

时间:2021-08-31

  诗经中的植物名有哪些呢?大家知道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诗经中的植物名

  【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是{诗经·王风】第一首诗“黍离”中的一段。读了这首诗使我想起另一首,唐末诗人刘禹锡写的诗——乌衣巷:乌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昔日王谢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上面两首诗同样都给人一种苍海桑田的感觉,会使你伤感之情油然而生。前者,作者回乡看到原西周宗庙上长满一行行茂盛的黍,稷。人是物非的情景,不免使之心情沉重,悲伤,“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仰天长叹;后者,作者看到原王,谢府第仍在,但住在里面的人变了,变成寻常百性之家,那种感慨之情不言而喻。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都是因帝王之家没落而起兴,触景生情。

  诗中的黍稷都是禾本科植物。

  稷——【辞源】解析:“古今著录所述形态不同。汉以后以粟为稷,唐以后又以黍为稷。谷类中种之最早,古称为百谷之长,故农官为稷,谷神亦为稷。”(【稷正】条:稷神也,【风俗通】列山氏之子柱,能殖百谷蔬果,故立为稷正,周弃亦以为稷正也。)

  罗愿《尔雅翼》云:稷,穄,粢皆一物。语音之轻重耳。赤者名糜,白者名芑(qi),黑者名秬(ju)。

  古今著录,说法不一。现代多以明【本草纲目】为准。李时珍在《本草》中说:“稷与黍一类二种也。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稷可作饭,黍可酿酒。犹梗与糯也。”“稷黍之苗似粟而低小有毛,结子成枝而疏散,其粒如粟而光滑。三月下种,五月可收,亦有七八月收者。其色有赤,白,黄,黑数种。黑者禾稍高,今俗通呼为黍子,不复呼稷矣。北边地寒,种之有补。河西出者顆粒尤硬。稷熟最早,作饭疏爽香美。为五谷之长而属土,故祠谷神者以稷配社。五谷不可遍祭,祭其长以该之也。上古以历山氏之子为稷主,至成汤始易以后稷,皆有功于农事者也。”又说:“盖稷之粘者为黍;粟之粘者为秫;梗之粘者为糯。”李时珍在《本草》【正误】中还说:“稷黍之苗虽颇似粟,而结子不同,粟穂丛聚攒簇,稷黍之粒疏散成枝。”

  西北俗呼“黄米”的即稷之黄者;华北俗呼“小米”的应为粟。

  黍性味甘温,唐医孙思邈曰:“黍米,肺之谷,肺病宜食之。主益气”。补中。久食使人发热,心烦。

  附:

  【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音:tai.地点在今陕西武功一带)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ku)原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飢,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始姬氏。”

  天下王氏鼻祖——后稷为官名,是周先祖,姓姬名弃。为天下王氏鼻祖。其父帝喾为黄帝曾孙。福建王氏族谱记载,其源自于后稷。福建“王”源于河南固始“王”,固始“王”源于山东琅琊“王”,琅琊“王”源于山西太原“王”,太原“王”源于周王朝“姬”氏,姬氏祖后稷也。王姓,因“王”而得王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