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爱情诗的抒情美(2)

时间:2021-08-31

  二、比兴手法构成的意境美抒写情之真切动人

  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

  在运用比兴手法创造优美意境增强诗歌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方面,《陈风・月出》堪称代表作之一: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是一位男子月下怀人的爱情诗,在一个皓月当空,银光泻地的美好夜晚,诗中男主人公望月怀人,浮想联翩。皎洁的月光下,恬静优雅的美人亭亭玉立,行动时,袅袅婷婷,婀娜多姿。这样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下美人图不由得令男子怦然心动,不能自宁。优美的意境中,浓郁情思流淌于字里行间,给人以莫大的美感。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蒹葭》,诗中,凄清的秋景与感伤怅惘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这首诗里的景、情、人,已经浑然一体,创造了一个"苍凉凄楚"的艺术境界,诗中的"蒹葭""白露"等具体景物因此成为后代文学作品经常沿用的悲秋怀远的典型物象。

  三、比喻手法体现的修辞美抒写情之凄苦哀婉

  "比"是比喻,比拟,也就是"以彼物比此物"。六朝刘勰总结前人的说法,曾提出解释说:"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意思是说,"比"是举出事物来附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用夸大的言词以切合事物的本质。

  《卫风・氓》是弃妇诗的代表作,此诗在描写景物,刻画人物形象时巧妙地运用了"比"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树的繁茂,比喻自己的青春年华;"于嗟鸠兮,勿食桑葚",是以鸠食桑葚比喻女子自陷情网的后悔心情,从而揭示出全诗主旨。

  《王风・采葛》用"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来比喻恋人们离别的愁苦和热切的盼望;《周南・汝坟》是一首女子怀人的诗,诗中说"未见君子,叔如调饥",用肚子饿比喻相思之苦,通俗感人。再如《邺风・柏舟》写一个女子对爱情矢志不阿的心情:"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用"非席"、"非石"从反面作比,表示自己决不随人摆布的坚定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