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非亚诗歌的特点(4)

时间:2021-08-31

 四、结语

  生活是多层的,是具体而细微的,人的生命在诗歌中流淌,从而使诗歌回归到人的生命存在本身来。非亚老师的诗歌在叙述的同时强调感悟、思考与抒发情感,抒情性、感受、思考和叙事融合在诗中,形成了鲜活生动生活场景景。技巧上的东西在生活面前变得无力,“口语化”的诗歌语感来源于对词语的精心锤炼。非亚老师诗歌的语感表现成了一种生活气息,老师的诗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图。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人生的喜怒哀乐,可以品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注释】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第124页。

  [苏]高尔基:《给安·叶·托勃罗伏尔斯基》,《文学书简》上卷,曹葆华、渠建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17页。

  非亚:《我们诗歌的基本原理》,载于《自行车》2004卷总第八期,第四页。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5页。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学丛论》.北京大学出版

  [3]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4]非亚.《我们诗歌的基本原理》,载于《自行车》2004卷总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