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的古诗词(2)

时间:2021-08-31

  6、《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1927年春,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四·一二”事变前夕。1926年7月,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1927年1月,武汉建立了革命政府,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汉口、九江的租界,上海工人起义和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发展起来。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此有乐观的论述,整个革命形势是较有利的。但蒋集团的反革命面目日益暴露,1927年4月12日,蒋在上海发动反革命大屠杀。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失败。此前,中共党内由于陈独秀执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主张“要缓和反蒋”,反而压制工农运动,拒不接受毛泽东和其他许多同志的正确主张。这样,带来严重危机,革命事业受到重创。毛泽东此时居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附近就是黄鹤楼旧址。他面对滔滔江水,心潮起伏,作词以抒怀。

  7、《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文学赏析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创作背景

  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认为,此诗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被长流夜郎,路经江夏(今武汉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而王运熙、华桂金则认为此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径江夏时所作。

  9、《望黄鹤楼》

  唐·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译文

  远望黄鹤山东边的黄鹤楼,雄伟的身姿凌起在半空。

  山的四面白云婀娜,中间的山峰直接红日。

  崖石高耸苍穹,峰峦叠嶂,郁郁葱葱。

  传说中有许多仙人在此学习飞天术。

  学成以后就飞到海中的蓬莱仙岛,再也没有回来过,他们居住过的石室,千年来就这样一直空着。

  曾经练过金丹的炉灶如今灰尘满布,傍边的玉水潭也把她当初神秘的面容掩盖。

  此地历史悠久,如今却只有草木生长,荒凉的庭院中灵芝白术还有谁来光顾。

  如今我来登临,但愿可以遇到仙人,一保终身闲情飞逸。

  三山五岳我都游遍,没有那里可以与此山相媲美。

  我来这里与青松永结同心,永不相弃,了却客居人间的凡心,悟到真理。

  10、《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唐·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作者简介

  李白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11、《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语言特色

  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

  12、《江夏送友人》

  唐·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作品风格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

【黄鹤楼的古诗词】相关文章:

1.关于黄鹤楼的古诗词

2.《黄鹤楼》古诗词鉴赏

3.古诗词鉴赏黄鹤楼

4.黄鹤楼的古诗词翻译

5.黄鹤楼 / 登黄鹤楼

6.登黄鹤楼王之涣

7.登黄鹤楼 王之涣

8.登黄鹤楼 王之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