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水意境的古诗词(2)

时间:2021-08-31

  天门山位于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李白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写的就是天门山这种夹江对峙,江水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诗人想象丰富,称长江冲撞开了“天门”,而使之成为东西两座山,形象地展现出了楚江巨大的力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句写足了浑阔茫远的水势。第三句承首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末句承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静止在一个地方望天门山的,否则,两岸的青山便相对而立,并不会产生“相对出”的动态感。只有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才能看到两岸的青山向自己靠近以至扑面而来的情景。一个“出”字不但逼真地再现了诗人在舟行过程中所见的青山特有的动态,还表露出诗人心中的新鲜喜悦之感,更暗示了青山的多情好客,富有人情味。末句传神地描绘出诗人乘风破浪,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同时也体现出诗人欣赏名山胜景,目不暇接的情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登金陵凤凰台》是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凤凰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长干里西北侧凤台山上。相传南朝时有三只状似孔雀的大鸟——凤凰,集于此地,“音声谐和”,招来大群鸟类随其比翼飞翔,呈现出百鸟朝凤的盛世景象。为庆贺和纪念此美事,将百鸟翔集之地改名凤凰里,并在保宁寺后的山上筑台,名凤凰台。诗的首联写的就是这个传说,作者连用了三个“凤”字,却显重复,反而使得音韵和谐,极其优美。作者如今再登凤凰台却是“凤去台空江自流”,不禁起了历史的兴衰之感。诗人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是把目光投射到了眼前的山河。只见,三峰并列,南北相连,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如落青天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半落青天外”把三山半隐半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正是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中分白鹭洲”则把长江与白鹭洲的地理形势描写的十分真切。这两句气象壮丽,境界阔大,表现出自然力量的雄大,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尾联转为抒情,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关心,对政治的担忧,意旨尤为深远。更多有关水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登襄阳城》是唐代诗人杜审言被流放峰州途经襄阳时所作的一首诗。襄阳城位于汉水中游南岸,它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诗人杜审言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他纵目四望,顿觉心胸开朗,贬谪的苦闷忧愁瞬间被一扫而空。“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两句是作者登襄阳城所见的独特山川景物。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水名城,作者登临城上,极目远望,见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突兀而出,高耸入云;汉水浩荡,奔腾向前,与天相接,蜿蜒迂回。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字眼,但与“横地”、“接天”分别组合起来,就产生了传神的效果,表现出山川的动态之美以及那不可撼动、不可遏止的气势。胡应麟评曰:“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唐诗意》:“极形楚地之美,即《硕人》‘河水洋洋’意。然彼是变风,此是正风。”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开篇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气势磅礴,一横一纵,把北方中原代表性的山河形胜展现出来,鲜明突兀,发人深省。“五千仞岳”中的“岳”应指华山,因黄河与华山此时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周制八尺为一仞,汉制则为七尺。这里说华山高五千仞,并言其“上摩天”,极写华山的挺拔高峻特点,气象森严。“三万里河”中的“河”指的是黄河,说它“三万里”,亦是夸大之辞,极言黄河之长。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用“三万里”、“五千仞”两个巨大的数目词把祖国这奇伟壮丽的山河,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入”、“摩”二字,使本来看似静止的高山黄河,刻画得雄伟壮丽,充满蓬勃朝气。而这三万里的黄河、五千仞的华山正是美丽祖国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就是这样的大好河山,却被敌军占领,眼见收复无望,作者无比痛心。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三句,作为全曲的开篇,先描写雄伟险要的形势,生动形象。作者途经潼关,看到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潼关处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潼关外的黄河,像发怒似的汹涌澎湃,波浪滔天。一“聚”字化静为动,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的气势,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一“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山河表里潼关路”句,写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上文说过,山水诗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风格淡远、诗境空明,如王维的《终南山》、《汉江临泛》、《登河北城楼作》,以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宿立公房》,还有常建的《宿王昌龄旧居》等等,本篇所选诗词并非都属于山水诗的范畴,故不再单独分类。

【有山水意境的古诗词】相关文章:

1.山水意境诗词

2.有意境的古诗词

3.李白山水诗的意境阐析4.描写山水意境美的诗词

5.王维山水诗的美与意境

6.有唯美意境的阳光句子

7.有唯美意境的句子

8.古诗词的“意境”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