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温舒抄书故事(2)

时间:2021-08-31

  路温舒生平

  路温舒的父亲是里的守门人。小时候,路温舒的父亲让他牧羊,他把湖泽中的蒲草取来,做成简牒,编起来写字。写得稍好一点时,当上了狱中的小吏,由此开始学习律令,不久提为狱史,县里面有疑惑的事都来问他。太守来到县里,看到后感到很惊异,便让他代理曹史。他又钻研《春秋》,弄懂了其中的大义。后被举为孝廉,任为山邑县丞,因犯法免去官职,又回去担任郡吏。

  元凤年间,廷尉解光治理诏狱,请温舒代理曹掾之事,官守为廷尉史。恰逢昭帝驾崩,昌邑王刘贺被废,宣帝刚继位,温舒上书,建议应该崇尚德治减缓刑罚。宣帝认为他说得很对,调他任广陵王府库的官长。后内史荐举温舒文学为第一,升迁为右扶风丞。当时,宣帝诏令公卿大臣推举可出使匈奴的人,温舒上书,表示愿为使者随从,去暴尸塞外,以尽臣下之节。宣帝将此书下发给度辽将军范明友、太仆杜延年问询,认为其言不妥,将他罢归原官。不久,又升迁他为临淮太守,治绩十分突出,后死在任上。

  温舒跟其祖父学过历数天文,曾断言汉朝只有二百一十年,并秘密上奏预为戒备。成帝时,谷永也曾说过同样的话。到王莽篡位时,想宣扬其取汉而代之的理由,才把他的上书公开出来。路温舒的儿子及孙子都曾做到了太守一级的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