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详解: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2)

时间:2021-08-31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亲弟弟。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以后病逝,十三岁的成王即位。小孩子怎么治理国家呢?只好由叔叔周公协助理政。周公不但理政治国,还整理了周以前的文化,建典章、定国体,开创了周朝八百载天下的基业。

  《周 礼》一书,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章,叙述了周代的政治制度。相传周公作《周礼》,设计了六部官制的政府机构,每一官制下面再设不同的官职,每一官职都规 定了具体的职务条例,这样就奠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系,六部制的行政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所以,这里才赞扬周公,说他“著六官,存治体”。

  “六 官”就是天官冢宰,明清叫吏部,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人事部;地官司徒,明清称户部,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和公安部户籍管理部分;春官宗伯,为礼部,相当于 今天的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夏官司马,为兵部,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秋官司寇,为刑部,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和公安部;东官司空,为工部,相当于今天的 建设部、农业部、贸易部等的综合。

  六官又称六卿,是政府的职能部门,直到今天,我们政府序列,组织管理体制的架构也还是如此,没有大的变动,“著六官,存治体”所言不虚也。

  五 经之中不含《周礼》,什么原因呢?孟子解释说“诸侯恶其害已也,而皆去其籍”。战国时期的诸侯,谁也不敢照《周礼》这面镜子,害怕见到自己的丑恶面孔,所 以去掉了《周礼》。而其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又被后世别有用心的人,糟改为“刑法不涉及贵族阶级,礼法不用于庶人平民”。其实这两句话的 意思是,“礼仪不排斥庶人,刑法不优待大夫”。追溯先秦史料,刑法中有不少是针对贵族的制裁,礼仪中也有不少是对庶民的规范。“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是千 古之理,可见被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