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字经解释(20)

时间:2021-08-31

  232、铭: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比喻深刻记住。

  我国古代贤者多次提出天、地、人要和谐。现在倡导和谐社会实属空前。和谐已成为经典之语,已成了后人要读的有音无形的”和谐经“,它像警世钟一样在人们耳边回响,永远警示启发着世人。

  我们要把”和谐经“铭刻在心上。有了坚定的志向和明确的目标,还要化作自己的实际行动。空喊代替不了实干。说得再好,喊得再响,不付诸行动,也是鸡毛打钟,无济于事。埋头苦干最可贵。行动是观察一个人品质虚实的观测仪,是验证一个人品德高下的试金石,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的度量尺。

  233、和平颂,入太空,

  234、和谐曲,咏无终。

  【注释】

  233、为了祈祷和平、扞卫和平,高占祥用书法写了长诗《和平颂》。2005年10月12日9时,《和平颂》随着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历时110小时32分。绕地球飞行76圈,行程325万公里。此诗荣获世界诗人大会颁发的金奖,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作者为此荣获”世界桂冠诗人“及联合国”和平使者“称号。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历程中,我国人民谱写出了很多动人的”和谐曲“。今人唱和谐曲,未来的新人还要唱和谐曲。世世代代的子孙,永远在和谐的乐曲中,快乐健康地成长,温馨幸福地生活……

  235、建小康,求繁荣,

  236、兴中华,奔大同。

  【注释】

  235、小康:”小康“一词是儒家提出的比”大同“理想较低的一种社会理想。

  ”小康“语出《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是谓小康。  236、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奔大同:奔向人类共同向往的大同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提出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赋予“小康”全新的定义,率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奔小康的目的就是求繁荣,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在我国先哲的思想中,“大同”较之小康是更高境界,更高的社会理想。全民奔小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朝着“大同”的伟大理想又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