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字经》的最早外文译本

时间:2021-08-31

  中国的《三字经》、《千字文》和《幼学诗》,被称作中国古代幼童的三本启蒙读物。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三字经》的最早外文译本,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三字经》的最早外文译本

  《三字经》每句三个字,故称为《三字经》,而《千字经》每句四个字,《幼学诗》则每句五个字。据资料表明,外国人十分欣赏《三字经》,曾称它为“十二世纪的百科全书。认为它是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风俗习惯的入门书,并把它列为学习汉文的识字课本。

  清朝道光年间,中国还处于科举时代,《三字经》等三本书曾是中国学童的必读书。就在这个时候,外国人也对这三本书发生了兴趣。公元1853年(道光15年),英国传教士卑治文在广州主编《中国丛报》期间,把这三本书译成了英文,并介绍到了欧洲。自那以后,欧洲人才读到了中国的《三字经》。在此之前,还有一位美国人也曾把《三字经》译成了英文,并把它介绍到美国。一般人认为,这就是《三字经》的最早外文译本了。

  其实,最早的外文译本并非英文,而是俄文,因为俄国人在此之前就已经把《三字经》译成俄文,并介绍到俄国了。

  公元1727年(清代雍正五年),中国与俄国签订了《恰克图条约》之后,中俄两国关系良好,俄国人来华者很多。俄国沙皇彼得陆续派留学生来北京,在“俄罗斯馆”学习汉文。当时“俄罗斯馆”采用的课本就是《三字经》。这些留学生熟读《三字经》,并对其内容深有体会。有一名叫罗索兴的留学生,首先把《三字经》译成俄文。他回到俄国后,在彼得堡开办“华文馆”,正式以《三字经》作为教材,从此《三字经》开始在俄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