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通 三字经

时间:2021-08-31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孝经通 三字经

  孝经通 三字经

  【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注释】《孝经》:儒家十三经之一,为孔门后学的著作,是孔子给弟子讲孝道的言论。 六经,即:《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乐经》六部经书的总称。

  【故事】《孝经》是讨论孝道的书,内容是记载孔子和弟子曾参的论孝情形。自古以来,孝经就被推为谈道德理论的重要典籍。舜帝年轻时,非常孝顺,感动了顽劣的父亲,和长设计要陷害他的后母和弟弟,等到舜登上了王位以后,仍然象以往一样孝顺。这种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孝。孝顺的最高境界,不仅是要孝顺父母,扶持父母而已,还要做到显耀父母的名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年轻的时候秦朝暴政下,百姓生活流利不定,受尽苦难,就在心中立下了一个拯救国家并且让父母感到荣耀的志愿。于是,刘邦带领军队南征北讨,终于当上了中国第一个平民皇帝。当他回乡省亲时,他的父亲见到他,立刻就要向他叩拜,刘邦不仅连忙阻止,还封父亲为太上皇。

  拓展:

  关于《三字经》作者

  原典作者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