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美好系列散文(3)

时间:2021-08-31

月初东山,情穿谷壑

  月初东山遥寄相思,情穿谷壑叙尽流年。

  不知何时起开始痴迷于月的清癯素净之美。是在月光涌动下的天马行空的梦幻中?还是在山谷幽壑中月之洗涤中?亦或是在古人笔触下咏月佳作的目濡中?

  不觉间,还有一个月,中秋节又将翩然而至。此刻,文化的气息似乎也已经满溢了。今夜,低徊于阳台廊畔一角,注视着这一轮历尽千年沧桑的月,千年的消逝似乎也就是在一瞬间完成了,继而就转换到了当下时空。中秋节是个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而此刻彼此之间的羁绊方才更加真切地显现吧!在皎洁的月色下,又会有多少彼此相系的人们?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当下,一切的思念都在手机通信中得到了完美诠释,时空问题不复,被理所当然的接受的我们,可曾忘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牵系?一路远走,且行且珍惜!

  寂静的夜,似在诉说着些什么?低语于亘古未变的天宇中。几千年来,漫天繁星与清风明月流出了一条博大的文化巨川,吞吐着古今的山河,气势如虹间,又谱写了多少月之赞歌;几千年来,月遥寄了多少世人彼此相系的思情,又寄予了几多对国家的忧思,纵然时光邈远,只要同居一片苍穹下,举目触月的刹那,这份思情也就在无声间传递了吧!我喜欢“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想象之美,或许真正打动人心的美,应该不仅仅止于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吧,而更应该在静默中完成,这种美好似晨曦微露中水中荷叶上滚动的露珠,能够自然而然地流入人的心灵深处,让彼此产生共鸣。

  此刻,心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布满烽火硝烟的时代,穿行于历史尘封的岁月间,我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美中。夜之将至,中秋的月从东山之巅缓缓步入天空,在月光播撒的辉光下,点亮这一方土地,更点燃了这一方思情。将黑暗之光驱逐到边角之地。此时的中华大地上,远行的人们在举目的刹那,都会不禁地停驻吧。在目光汇聚的瞬间,时空的阻挠也顿时烟消云散了,思情如溪涧的一溪流水,穿越山谷幽壑,流入了彼此挂盼的心间,温暖了一颗颗孤独的心,远行的人们也对遥远的故国寄予了衷心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毋怪古人总是对中秋之月下发出如此感叹。

  中秋将至,何不抛却外物的束缚,静下心来,用笔书写几行相思之文,遥寄远方的亲朋,在笔墨中将胸中之意尽情奔泻;何不携伴远游,在林泉幽壑中赋诗吟对,闲话平生,去真切地体悟这份炙热的情感羁绊,去感怀这份月夜赋予的静好;何不放缓脚步,凭栏远眺这光辉依旧的中秋月,在静默中感怀这份天地与我为一,思情与我同寄的快感!

  墨彩斑斓山水间,历史嬗变风云潜。千年明月依旧现,遥寄思情凭栏语。

怀念炉火

  冬天来了,寒气袭人,刺骨的冷风如放肆女人的小拳头恣意捶打着路人的身躯,来往行人不由得加快了步伐。这样的季节,在外奔波劳顿,一旦回到温暖的家,自然感觉惬意舒适。家人喜欢花卉,即使在冬天,各个房间也被绿叶葱茏的花草所装扮,在开着暖气的房间里到处摆放鲜活的植物,屋子显得很有活力与生机。而我在每个冬季下班回家后,却很少能静下心来坐在花丛间好好看看书,写写东西,总是喂饱肚子以后就懒散的爬上床看电视,内心时常隐约感觉到现在的冬季少了什么。

  前一阵,因为老公公过生日,我们在今年的第一个下雪天回了趟乡下的老家。几十分钟的车程,坐在车里倒还罢了,到家时打开车门就感觉到寒气袭人,逃进老人住的房间,看见红红的火炉正旺,一闪一闪发着温暖的光,炉子上坐着水壶,水壶里的水快开了,“滋——滋——”响着,屋子里弥漫着暖暖的雾气,老人见我们到家,高兴的说:“天太冷了,就别回来了!看把你们冷的!”心直口快的大嫂说:“爹一大早就忙乎炉子,不停的添煤,炉子都要烧红了。害怕冻了他宝贝儿子一家。”说话间嫂子就沏好了热茶,取出煨在炉膛下面的热热的烤红薯。“快吃,快喝,嫂子专门给你们预备的……”那淡淡的香茶和浓浓的亲情即刻就弥漫开来,萦绕在屋里,在心头,回家的感觉真好,有火炉的冬季真好!

  这时我忽然意识原来内心一直在怀念着炉火,怀念着在冬季能带来温暖的感观享受,还能有温暖的视觉享受的炉火!

  记得小时候的冬季比现在还冷,或许是因为那时穿的衣服没有现在厚实暖和。每天在破旧的教室里学习,感觉被冻僵一般,放学回到家的时候,妈妈总是在炉子上的小锅熬好了玉米珍子,炉子边烤着发黄的玉米面饼子,硬硬的,脆脆的,甜甜的。拍打了身上的雪花和冷气,坐在炉子旁边,就着妈妈腌制的绿绿的韭菜和鲜红的辣椒拌成的咸菜,喝玉米珍子,吃干饼子,和妈妈说学校的大小新闻……饭后或晚上,坐在炉子边看书,做作业!那时我的作文多数能上学校的黑板报,所以几乎每天都乐意写一些文字。写的很顺畅的时候,炉子一声不吭,只把温暖和光线送给我;写的没有感觉时会听见炉子里传出“啪!啪!”的声响,似乎想要帮我寻找一些灵感。在那个小火炉旁我从一名小学生奋斗成一名中学教师,可以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那炉火一直呵护着我,陪伴着我,帮助着我。

  做了教师以后,我努力工作,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记得那年寒冬,我参加市里的赛教,按照评赛规则,下午5点以后参赛教师抽签,抽到教材的哪一课,当晚就准备好那一课的教案和相应材料,同时还要把教案和说课材料为评委们打印若干份,第二天早上评委们听课评选。那是条件差,打印材料要到街上门店的打印部完成。当天晚上我准备好教案和说课材料时已经快11点了,想着还有教具要准备,我就带着材料去请同事帮忙到打印部校正打印。在没有月光的寒夜,当心急火燎的我敲开同事家门的时候,她家的灯很亮,炉火正红,她坐在炉子边织毛衣。同事见我满身寒气,拉我坐在炉子边烤火,弄清来由,立刻就叫她的家人帮我去打印,自己和我一起准备教具。坐在火炉边和她准备教具,那红红的炉火温暖了我,跳动的火焰给了我力量,同事的热情相助也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很快一切准备妥当,第二天我出色完成任务,在那次赛教中获取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授予“市教学能手”的称号。那晚同事家温暖的炉火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象!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安装了暖气,在忙完工作之余,人们大多蜷缩在屋子里,亲戚朋友间也很少走动了。暖气虽然干净,但是却没有了炉火那闪动的光亮,没有了那劈啪的声响,没有了那诱惑人的香味……

  喜欢炉火,渴望炉火,喜欢那暖意,那光亮!在心里,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