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场五大庙的散文

时间:2021-08-31

  清朝乾隆初年,西河场尚是一片贫瘠之地。那时,广东梅县、长乐县及湖北、江西一带的客家人迁徙于此,聚族而居,以耕读为本,逐渐扎稳脚根。经过数代人的勤俭奋斗,出现了刘氏、朱氏、苏氏等名门望族。于是,他们牵头筹资,陆续修建了南华宫(广东会馆)、禹王宫(湖广会馆)、万寿宫(江西会馆)、火神庙、药王庙,形成西河场五大会馆,俗称五大庙。在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里,会馆作为独特的客家文化,营造出一个繁荣昌盛、人文底蕴深厚的西河场。

  其实,在整个清朝的西蜀大地上,但凡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先后共建有1400余个客家会馆。它们浓缩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呈现出独特恢弘而精美气象,是客家建筑中的精品,其主要功能是“迎麻神、聚嘉会、襄义举、笃乡情”。具体说来,客家会馆是同乡人怀乡奠祖、以及商议修路兴学等事的场所。它不仅属于一种自卫组织,还是离乡背井、生活在陌生环境中的人们互相帮助的重要组织。同时,会馆也创办学校,对穷人和老年人提供经济援助,以及会员增进友谊和交换信息,维护包括语言、宗教和饮食习惯诸方面的传统文化的场所。跟今天的“连锁店”类似,同籍移民修建的会馆有相似的风格和布局,馆名也相对统一。

  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中后期,名响四方的西河场“五大庙”没能挡住时代变迁,陆续被拆除销毁,甚至连照片也难以觅得。如今唯能从当地人的客家方言叙述中,遥想“五大庙”曾经的热闹和辉煌。

  南华宫

  广东会馆俗称“南华宫”,其名称来源于被称为“南华老祖”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道场设在广东韶关南华寺。西河场的南华宫建于乾隆年间,地处西河场东街,由乐楼、大殿、厢房等构建而成,占地近900平米,建筑面积达240平米。进入大门,可见木雕装饰的戏台,逢场天大多有演出,以川剧为主。戏楼对着宽敞的院坝,两旁是连排厢房,用于客家人聚集议事。五大庙中,南华宫最早修建,规模相对较小,但粉墙黛瓦、木柱石基雕龙刻凤,格局紧凑而精致。

  广东籍客家移民每年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即慧能大师的诞生日和圆寂日都要举行祭祀,称为“春秋二诞”。而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日,西河场的南华宫均要举办大型灯会活动,张灯结彩,远近咸集,热闹非凡。

  建国后,南华宫一度为乡政府办公场所。因时代变迁,南华宫大殿逐渐演变成畜牧站、广播站、甜食店、坛罐铺等。但南华宫乐楼仍不时有川剧演出和露天电影放映。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修建西河电影院,南华宫湮灭在时代的浪潮中,成为西河人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

  禹王宫

  湖广会馆俗称“禹王宫”,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会祭祀治水的大禹,这与湖广地区湖泽众多,洪患不断有关。旧碑文有“两湖为水汇,故祀之。”西河场的禹王宫建于乾隆年间,选址位于北街粮站。其缘由是此地曾有一口枯井,并盛传着大禹填井的传说(见文后“会馆轶事拾遗”)。

  禹王宫由大殿、厢房、走廊等构建而成,占地约4亩,建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六十年代逐步拆除,划给粮站使用。

  万寿宫

  江西会馆俗称“万寿宫”,每年八月初一祭祀的主神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中的主人公许逊。西河场的万寿宫建于乾隆年间,地处西河场北街粮站,与禹王宫相邻而居。因为许逊也曾云游四方,跟大禹一样,根治过多地水患。

  万寿宫由大殿、厢房、走廊等构建而成,占地约7亩,建地面积达1600平方米。万寿宫坐北朝南,进得门楼仍是戏台。六十年代,万寿宫逐步折除,划给粮站使用。

  药王庙

  西河场的药王庙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地处东街扯谎坝旁,由大殿、厢房等构建而成,占地约1100平方米,建地面积达300平方米,殿内供奉的是药王孙思邈。

  据民国《华阳县志》卷5记载:“四月二十八日,俗谓药王会,医家药铺,张灯彩,燃爆竹,开宴相庆祝。”意即四川民间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会,各地要在药王庙举办敬神祭祀活动。药王会以药王庙为依托,以祭祀药王孙思邈成道日为最初动因,人们通过药王会的民俗活动,不断强化对药王信仰的集体意只。后来药王会发展为以集贸市场活动为表现形式,融表演艺术、游东、药材经贸活动为一体的民间庙会。

  建国后,药王庙逐步变成西河中心小学使用。八九十年代逐步拆除。

  火神庙

  西河场的火神庙又称关帝庙,地处南街铁木社(钢板网厂),由大殿、厢房、走廊及戏台等构建而成,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地面积达500平方米,殿内供奉着火神真君。

  据贺游先生的《成都三国文化遗迹寻踪》考证,庙子应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但另据《朱氏族谱》记载,光绪间朱华均出任西河场保正,并主持修建西河场的火神庙,显示朱家是西河场附近的望族。由此推断,火神庙在光绪年间应为重建。

  七十年代,火神庙被拆除,逐步演变成铁木社。

  五大庙轶事拾遗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五大庙皆被销毁,加上见证会馆沧桑变迁的年老者不断离世,口耳相传的会馆故事渐渐流失,如今剩下的已少得屈指可数。

  1、朱氏重建火神庙

  光绪年间,内忧外患,西河场的治安亦是每况愈下,盗窃纵火之事时有发生。那时,火神庙早已残垣断壁,遍地荒草。当地百姓希望主一方之事的保正朱华均出面,筹资重建火神庙,以庇佑日子无灾无难。可朱华均只顾经营家族商业,不仅疏于公务,更无心遵从民意。

  某日,他听说扯谎坝来了一位算命先生,对问卦之人皆不应答,一连半月有余。朱华均颇感疑惑,前去一探究竟。见到算命先生后,他问其原故,算命先生说自己在等一个人。朱华均笑道,我方父老乡亲乐善好施,能否告知此人姓名,以便相帮。算命先生对朱华均说,此人便是你。朱华均大为惊奇,邀他去家中做客。算命先生谢绝,还说,今夜酉时,看好贵府柴草房,否则将遭火灾,几代家业必付诸一炬。说罢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