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的我,如此这般的走马观城,想着天一亮就要匆匆离去,心中总是有着难以名状的惆怅......
2 岁月沧桑
8月30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便匆匆的离开平遥古城.旅行安排只有两天,时间紧迫,只有很不情愿的上路了.下一站,便是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的闻名,就是因为大导演张艺谋的大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当年看过了这部影片,老觉得有一种沉闷和压抑,那幽深的豪宅大院,森严的气氛,以及剧中那对人性的摧残,想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后来,又有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机会看到.真想不到,今天却有机会亲临,这也该是万分的幸运了.其实,张艺谋先生只是凭借着这样的场景来写意那个旧时代的桎酷,而今天的我,感受更多的就是从这片古旧的老宅里所领略的岁月沧桑......
在那位美女导游的引导下,我们走进了乔家.无法想象,那位立志要活出个人样来的乔家第一代后生,在受尽了人间的千般冷落之后,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境远走西口的?也许,在他那漫长而艰辛的闯荡生涯中,他是把那屈辱深深地藏在心底,从而化为一种搏击的勇力.而他面对只是口外的荒凉,如何样把这荒凉变成梦中的繁华,谈何容易?但他别无选择,成功往往是给予走入绝境的人,要生存就得勇敢地面对,勇敢地搏击,我想,这一定是从他的身同感受中冶炼出来的.总之,在那荒凉的世界,他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走向辉煌,以致后来把这种精神代代相传.那么这所宅院的建造,才是这个家族奋斗里程的真正见证.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中国式的张扬,我以为,这种张扬是十分必要的.是为一种辉煌立碑,是一种人生信念的张扬,是一种生活理念的张扬,更是对人生理想的一种有意义的探索.想一想,"在中堂"难道这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么?表面看来它仅仅是一座古宅,但实际上那些儒家的"忠""义""仁""德"都深深地溶入其中.假如,换一种角度,让我们从天边的高处来俯瞰这一字排开的宅院,那不正是双喜临门福从天降么?
然而,岁月的沧桑不可能让一个辉煌永在.虽然乔家的后来者怀揣的信念不变,但历史的劫难仍不能够摆脱,那怕你富可敌国.但国之不安,家将焉存?好在乔家的后来者已是看惯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有了灵魂的超脱,于是一座宅院留在了这里,也许他们又在寻求更高的境界了.
三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乔家的沧桑留进了我们的记忆.也许,站在这座古宅的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就象一部古书,更象一尊陈酒,读其意而品其味,每一种微妙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
依次,我向乔家的先贤们致敬了.
3 这边风景独好
带着对乔家大院的思考,我们继续着我们的旅行.
下午2时许,到达了位于太原西南部悬瓮山下的晋祠.有道是这边风景独好.这里是晋水的源头,更是一处以儒道释文化为内涵奉祀祠庙,也是一处融山光水色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古建园林群.由于她的风光秀丽,历史悠久,因而最早于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奉祀的是西周初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初名唐叔虞祠.叔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刚出生时有文在手,故名虞.古时兄称伯,弟称叔,姬虞的封地又在唐国,故称为唐叔虞.
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周成王在平定了北方唐国叛乱后的某一天,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形状,开玩笑说让弱弟姬虞做唐国诸侯(古时桐唐同音).这事被史官看见了,就力请成王择吉日册封.而成王却不以为然,说不过开了个玩笑.于是史官就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言之史书之,礼成之,乐颂之."这样姬虞便做了唐国诸侯,受封地就是晋阳一带(另说在晋南翼城县一带).他在执政期间领导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人民爱戴和拥护,因而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治国有方,造福黎民",就在晋水源头悬瓮山麓为他立祠,称唐叔虞祠.而他的儿子即位后,因其境内有晋水便改国号为晋.因为唐叔虞是晋国的第一诸侯王,叔虞祠也就叫做晋王祠了.晋祠是晋王祠习惯相沿的简称.那么今天我们把山西叫"晋"也大概源于此吧.
然而,晋祠的创建年代已无可考证了.今存记载晋祠历史最早的文献就是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北齐魏收所撰<<魏书地形志>>,有"沼西际山枕水有唐数虞祠"和"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有晋王祠的记载,并且说道当时晋水侧建有凉堂,水上结有飞桥,树木交荫,游人如织.可见,在1500年以前的北魏时期,这里已蔚然大观,成为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了.
是啊,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岁月的变迁,王朝的兴衰,这里也在不断的改观.据有关史料记载,东魏北齐时期,高欢高洋父子就以晋阳为别都,建起了大丞相府(史称霸府),晋阳宫大明宫十二院其壮丽豪华超过国都邺城.同时于天宝年间(550--559)在晋祠更是"大起楼观,穿凿池塘",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读书台望川亭流杯亭涌雪亭仁智轩难老泉亭善利泉亭等都是这个时期的建筑.
隋唐二朝更是晋祠的黄金时期,隋开皇年间(581---600)在晋祠南面建起了舍利生生塔.唐武德五年(622),开国功臣尉迟恭把自己在晋祠的别墅献给佛门,高祖李渊赐额"十俸圣祥寺".连诗仙李白也乘兴而来,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的不朽诗句.从此晋祠之名更加称显于世.
到了宋代,晋祠又迎来了一个绝好的机遇.赵家弟兄三下河东攻伐晋阳,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晋阳之地在历史中老有"真龙天子"从此起家.象战国时的赵襄子,汉文帝刘恒,北齐高欢父子,唐朝李渊父子,五代李存瑁石敬瑭刘知远等.因而认定了晋阳城有龙脉,发誓斩断从此不会再有人和他们争夺天下.于是借口"参商不两立"将晋阳城火焚水灌夷为废墟.但是他们为了弥补心中的不安,就选择了晋祠作为积功德的地方,先后用五年的时间大修晋祠,以保大宋江山千秋.后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又加祀其母邑姜,建造圣母殿,封为"显灵昭济圣母".以后,又有善男信女募集资金铸造铁人以壮圣母声威,更在圣母殿前修建献殿三间来供存放供品之用.从此晋祠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布局日渐形成. 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在晋祠求雨都能得到灵验,于是就将圣母当做水母了.所以在明清两代先后有人在这里又修建了对越坊钟鼓楼水镜台等建筑,形成了一条左右结合的中轴线贯穿祠区.原先居于主位的唐叔虞居于次位,而从合阳处女河走来的邑姜女却占了主位,这也许是人们对于母性的尊崇吧.
再后,人们又在圣母殿南北两侧修建了如昊天神洞老君洞东岳祠三清洞吕祖阁王琼祠等许多道观庙宇,因而晋祠便逐渐形成了集儒道释文化为内涵,融山光水色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古建园林群了.
解放后,国家对这里格外重视,多次拨专款进行维修,如今的晋祠规模不断扩大,可谓是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用这边风景独好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难怪人们对晋祠有"山西小江南"之美誉.你瞧,在那片苍郁古树的掩映下,在那缕晶莹澄澈的晋水的映衬下,那些殿堂楼阁亭台桥榭无不放射着耀眼的光彩,既像一轴美丽的长卷,又像在默默地叙说,每一处风光每一个传说,使观赏者应接不暇流连忘返.这里有"三绝""八景",有"三大国宝建筑""三大锲刻""三大名匾",在那位美女导游的引导下,我们尽情的观赏,感受着这难得的美妙.
转过了几圈之后才知道,那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形如卧龙的周古柏以及圣母殿中那神态各异的宋塑侍女像就是"晋祠三绝";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被誉为"三大国宝建筑";唐碑华严石经柏月山房记被誉为"三大锲刻";对月匾难老匾水景台匾被誉为"三大名匾".八景又有内外之分,内八景几乎全在晋祠庙院中,分别为"望穿晴晓""仙阁梯云""石洞烟茶""古柏齐年""胜瀛四照""难老泉声""双桥挂雪";外八景均在庙外周围,分别是"悬瓮晴岚""文峰鼎峙""宝塔披霞""谷口双坝""山城烟蝶""四水青畴""大寺荷风""桃园春雨".
哦!面对这些,我多少有几分遗憾,因为时间有限,不能尽兴.眼望着这如诗入画的情景,只好是依依惜别了.但是,我还是知足的,因为这美丽的盛景已深深地融入我的心中.那么,我们应该永远感谢历史,更应该感谢那些创造历史的人民,使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为我们的民族造就和留下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历史走到了今天,唯一的愿望就是愿这晋祠的风光更迷人,让这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放射出更具魅力的光彩.
这边风景独好!和那位美女导游告别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她望着我,一脸的微笑象三月的桃花那般灿烂,自豪中突显出格外的得意.
那一刻,我真的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