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距离散文

时间:2021-08-31

  你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在你的眼里,有一种感情,被岁月长大而拉开了距离,渐渐地变得有些羞涩。但在父母的眼里,你永远是他们长不大的孩子,无论你在何处,无论你在何时。在你回家跨进门槛的那一刻,在你提起电话的那一瞬间,父亲和母亲还能象往日般温馨地喊出你幼时的乳名。这是一种特别的情感,这种情感并非华而不实,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是朴实又深厚的,是超越言辞的爱,超越距离的爱,这种爱就叫做亲情。

(一)

  手机里突然多了条陌生的信息。没有文字,仅有一个礼物包的图像。我以为是客户,习惯性的回复了一条信息:请问您是谁?没有答复。回拔过去,手机一直没人接听。我想,许是别人错发了,并没在意太多。次日,大姐的手机也出现同样的号码,回拔过去,也没有应答。我告诉了哥哥,哥哥说是父亲手机刚换的新号码。

  姐弟四个,我年纪最小,离家最远,常年在深圳,一直很少回家。得知父亲早已买了手机,心里忽然涌上一种莫大的愧疚。

  两年前,父亲曾经在电话里对我提起过,说广东这边的手机价格很便宜,我过年回家,就顺便给他捎带一个。我以为那只是父亲说说而已。在我看来,家里十多年前就已经安装了一部长途电话。兄妹几个,平时和父母联络,也是直接拔打家里的座机。何况退休后的父亲,也是闲不住的身骨,没有田地,都会扛着锄头到附近的山坡,开上几块荒地,种上一点菜园。白天都忙着,压根儿就不会把手机带在身上,哪里有时间去拔弄手机。再说父亲没上过学,识字少,不懂怎样收发信息,也不懂手机众多的应用功能。手机于父亲而言,实际的用途还真不大。工作一忙,也就忘记了父亲要部手机的嘱托。

  说起手机,就不得不从最早的信件开始。父亲从国企退休后,就和母亲一起生活在赣东北的老家。父亲刚退休那些年,大姐远在浙江经商,哥哥正值部队服役,二姐接替了父亲退休的岗位名额上班,而我跟随户口念读高中,每个人都离家几百公里。除了过年,家里平时就剩下父母俩人。大姐,还能经常来回于浙赣的旅途,顺路会回家看看父母。我,哥哥,平时和家里的联系方式,就是信件。

  父亲没上过学,母亲也一样不识字。儿女不在身边的日子,信件就成了父母心里的惦记和眼中的牵挂。记忆里当年的村庄,没有电话。乡政府电影院旁仅有一个狭小的邮电所,就是全乡各村的投递信件中心。寄信的方式,一是邮差下村送信,顺便捎带回乡;二是村人到乡里赶集,直接去邮电所;三是让平时上初中的学生带去,因为全乡唯一一所初中就设在乡政府边上。遇到要拍紧急电报的,必须亲自跑邮电所。

  在长长的岁月里,父母不识字,但教会了子女的善良,丰富了子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