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青海湖散文

时间:2021-08-31

  虽为青海人,了解青海湖的美,还是从著名女作家冯君莉那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美文开始的。真正见到青海湖,是在2002年7月。初识青海湖,就见证了青海湖的浩淼无边和她的另一面。

  夜行西海

  新千年是一个多事的年份,先是“千年虫”困扰考验着全球人的智慧,这是大事,天塌下来自有大个儿顶着,而我妻子单位效益惨淡,于这年破产,妻子和千千万万个企业职工一样,一夜之间成为下岗工人。在国有企业工作近20年,从农村角度来看是个“公家人”,这下却成了没人管、没人问的人,心里落差何止百丈?可她是个要强的人,不愿意坐在家里闲吃饭,何况我工资也不高。她时刻想出去挣点钱补贴家用。妻子她姐夫在省一家路桥公司任项目经理,正在青海湖边上改建315环湖公路,为8月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做准备。想临时安排她去工地实验室上班,不想得了急性阑尾炎,不得不做手术。出院一个月,正赶上我放暑假,我们打算一起上青海湖工地。

  一天下午五点多,一辆装满货物的生活车来接我们。车子驶出西宁,在通海稍作停留,装了点东西,在落日的余辉里驶进了湟源峡。

  车身沉重的三康货车载着我们,奔跑在青藏公路上,我的思绪早已飞散开去。湟源峡也称西石峡,峡谷逼窄,山石险峻,沟谷流水汹涌,涛声震天;依峡谷而建的公路蜿蜒曲折,穿峡而过。自古以来,西石峡就是西宁通往牧区的重要交通要道,著名的唐蕃古道、丝绸之路青海道均由此穿过。路边有五处崖壁雕凿摩崖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0年)丹噶尔抚边同知黄文炳书写的“山高水长”和清嘉庆五年(1800年)由西宁兵备道鄂云布所题“海藏咽喉”,还有“转危为安”等著名石刻,这些石刻证明那个年代,湟源峡地势的险要与恶劣。而今,驼铃声声、马帮出没的西石峡早已天堑变通途。太阳早已遁入山背后,远山近水,在车窗外一闪而过。过日月山时,外面什么也看不清,只从司机师傅口中得知,我们的三康货车正行进在日月山口,旁边就是著名的日亭和月亭,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在这里演绎了一千多年,曾留下多少凄惨壮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