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的散文

时间:2021-08-31

  仙人洞,古称仙人岩、柜子岩,又叫箱子崖、仙人书箱、仙人藏书,在石堤下码头正对面,是一处远近闻名的悬棺崖葬,传说仙人在洞内藏有天书、宝剑,故名。

  其实,羽化登仙只是传说而已,实际上这是汉唐以前獽人、蜒人(巴国南疆各族后裔)墓葬之一的是悬棺崖葬(简称崖墓)。其葬式大体有三种:(1)在自然洞穴的洞口下沿,用石块砌成平台,在平台上顺河道方向放置棺木。(2)在绝壁上,以自然小洞穴为基础,凿成1.5米见方的大洞,放置大型的“箱子”型棺木。仙人洞属这一种。(3)利用古代藤树横江的条件,在悬崖上凿一大洞,再从祖坟将祖先骸骨迁来此处进行二次葬。

  悬棺崖葬不止一处。仅在以石堤街为中心的酉水、梅江长约20千米的沿河两岸,就已发现16处37个遗址。这些遗址,大多在离河面20米至5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因此称为悬棺崖葬。已发现的遗址中,棺木大部已毁损,仅存遗址。

  悬棺崖葬,是研究秀山县及周边地区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和族属历史的珍贵遗迹。

  春秋时的巴人、濮人都是土家族(含石堤土家族)的先民。巴人祖先顾相,据传是伏羲之后。他在夷水(今鄂西清江)统一了母系氏族盐神部落后,又统率巴、樊、瞫、相、郑五部落而为廪君的务相。殷商时期,石堤属蛮夷地,巴人建巴国后,石堤为其南疆一部分。

  古代的巴国,是指先秦时即公元前336年秦灭巴以前的诸侯国区域。据晋人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棘道,北抵汉中,南及黔涪。巴志所称鱼复,后称夔州、夔府,即今重庆市奉节县;棘道,今宜宾市;汉中,位于陕西之南部,今未更名;涪即今重庆涪陵。殷商后期,巴国迁都于此,称枳。周武王依靠巴、蜀之师灭了商纣王后,封其宗姬于巴地,此时的巴国便正式成为子爵一级的诸侯国。至于志上的黔,虽然巴、楚、秦各有黔中郡之记载,但疆域大同小异,其地包括今重庆市之黔江、彭水、酉阳,秀山和贵州省之沿河、印江、务川及湘西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