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蝉趣散文

时间:2021-08-31

  七月的盛夏,酷暑难耐,我国多个地区持续遭遇高温炙烤,历史罕见。我所生活的小城也不例外,虽然夜已经很深了,但钢筋水泥之下流动的空气,侵入室内依然灼热无比。今夜,注定又是一个让人难眠的夏夜。索性我走出室外,期望能有一丝微风降临,送来清凉。

  路灯下,笼罩在橘红色灯光里的柳树上,几声蝉鸣间歇响起,虽然没有午后喧嚣的那样撕心竭力,但在这即将到来的静谧的夜半,却显得空旷而高远,让人顿生无限惬意!蝉鸣拍打着记忆的门,童年夏日关于蝉的趣事,不知不觉中又从心底涌起。

  童年的记忆中,对于春夏季节交替的经纬分界,往往就是从蝉鸣开始。夜捉蝉猴,是童年夏日关于蝉的趣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之一。每年,当第一声蝉声响起,当学校操场边上那几排笔直的钻天杨树下开始出现黑黝黝的小洞的时候,就到了蝉大量出洞上树的时候。从这一时日起一直到夏末,我常常会在晚饭之后,暮色四起之时,拉上弟弟,提上小桶,带上手电,光顾学校操场边的几排钻天杨树,一棵树一棵自下而上仔细地搜找趴在树杆上的蝉猴。这时候的蝉猴刚刚出洞不久,爬树不会很高,手很容易够到。每晚总会有十几只到几十只不等的收获。要是有一两场雨下过之后,泥土松软,收获会更丰。村外的山林和公路边上的杨树上蝉猴也很多,但那是幼时胆小的我,晚上根本不敢涉足的地方。

  挖蝉猴最有趣,但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蝉猴一般蛰伏在地表下二三十公分处,因为怕光,必须要在一夜之间破土上树完成蜕变。这就需要它做好天黑之前出洞准备,用两只坚硬的、带有锯齿状的前爪不停地掘土,当掘破地表一点点,能感觉到亮光时,就不会再掘,必须等到天黑再出。这样地表通常会有被蝉猴掘破的如蚂蚁洞般大小的洞口,需要凭经验仔细寻找。发现之后,用小拇指或者树枝拨开洞口薄薄的一层土,等待在洞口的蝉猴就会成为你的猎物。当然,也有挖开小洞找不到的,对于这样的洞,一般会采取用铲挖、用细长的枝条捅,抑或用水灌洞的办法,迫使蝉猴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