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子散文(2)

时间:2021-08-31

  好多次,都是太阳落山好久才能回。饿了,吃几块烤红薯。渴了,喝几口井凉水。哪一天若是卖得好,父亲就会在晚上回来的时候,买几块糖或几两花生赏赐我和姐。回家来,看着父亲点数零星毛票的兴奋劲,全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要是有一天走得太远,需深更半夜回。祖父母在家每回都要祷告,祈求父母能平安回来。村头的路,祖母能跑好几个来回。有时,不见父母回。我就会躺在祖父的炕头,数着天上的星星等,不愿早早睡着。祖父时常教导我,好好上学。将来有出息了,一切就好了。为了那个好,我便狠命地读着书。从小学到大学,成绩都一直排在最前面。

  那时盖房子,从踩墙,到顺棒,到上梁,到卡芭,到苫草。每一道工序,大多是自家人来做。只有到上梁、顺棒、苫笆时,才想起找几个亲戚帮忙。找人帮忙,是要管饭的。能省一分是一分,因为钱挣得不容易。别说购置什么像样的家什了。当时农村里流行一个字,叫“制”。制衣服,制房子,制土地。说来,其实就是一个艰难。当时,村子里能制起小板车的就很少。手表,脚踏车,电视机之类。想都没有人敢想过,更别说见过。生活就过成了那样,也没觉到太苦。老屋并不大,三米开间,南北宽五米多一点。最多,五十见方。一家八九口人住在一起,尚觉宽松。现在,住进高楼,房子宽敞的,反倒让人感觉有些孤单。接父母来,不肯。好说歹说,最多三两天就走。母亲说,这辈子没有住高楼的命,看着看着就觉得晕,别说爬上爬下。他们,就觉着乡下那个老房子好。离开一日,就觉得不踏实。这就应了祖母经常说的那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兄妹几个,曾好多次商量,要把那三间老屋拆了重建。父亲一万个不答应。后来没得办法,只能另盖了两间过道。前几年,要新农村建设,村干部一群人来丈量。父亲央求人家,这三间房扒不得。还多次打电话给我,让我找熟人说说。后来,新农村建设一阵风,刮过就算了,未成形。父亲长长舒口气,高兴了好几天。  老屋虽有些破旧,可不论走多远,我都要想起它。想起它,心里就温暖,说不出的一种温暖。这种暖,踏实,亲切,回味无穷。

  也许是因为,老屋经历了太多的曲曲折折,见证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在心里一筑就是几十年,无法割舍。所以,不敢忘。更,不想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