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乡土,植根民间散文(4)

时间:2021-08-31

  张老师的创作素材大多来自古代历史传说:有穆桂英挂帅、昭君出塞、观音菩萨等。

  七十五岁的张老师,穿着质朴,性情爽直,说话干脆。她的皮影艺术人生与老伴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老伴一生痴迷皮影戏拉弦,经常在自家窗户上表演皮影,有滋有味,唱着地道的皮影调,她便喜欢上了皮影,她去玉田、唐山和皮影雕刻艺人学艺,一发不可收拾。即便在灶台烧火做饭,她也想着雕刻皮影遇到的难题,若有答案,扔下柴火接着雕刻……遗憾的是老伴三年前过世。这个普通的农家,可谓是皮影艺术之家,除了她从事雕刻皮影外,她还把技艺传给了儿子,两个女儿受父亲的影响都会唱皮影,外孙女也受家庭熏陶,在市皮影剧团,既会唱皮影又会耍皮影。

  这位素朴的农民工艺师,不善言谈,但她朴实、达观的个性,笃定让皮影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她收了十几个徒弟。徒弟中,有大学教授,也有政府工作人员,还有商人和当地农民,她不管徒弟的身份,只要喜欢皮影雕刻,不但无偿接收,还自己搭颜色和蜡板,毫不保留地传授雕刻技艺。

  这个不起眼的农家小院,八十年代曾创造过皮影艺术的辉煌,是唐山市承担皮影外贸出口任务第一家,出口任务大多出自这个农家小院,皮影作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几个国家。唐山皮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欢迎,皮影走出农家小院走向世界,这朵民俗艺术奇葩,独特的艺术魅力,香飘海内外。唐山皮影享誉国内外,唐山皮影剧团先后赴法国、美国、摩纳哥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单纯追求利益的思想驱使,难免重数量,忽略了质量,造成国外客商不满,唐山皮影走向衰退。加之大气候淡漠了传统文化,唐山皮影也和许多民俗文化一样陷入尴尬,走向萧条。这个农家院承载了皮影艺术的喜和忧,折射出唐山皮影发展的脉络。  小院的主人和许多乡村皮影艺人一样,坚守的执念没有丝毫撼动,她带着十几个徒弟守候皮影这个民间艺术奇葩,默默耕耘在这片民俗沃土,翘首期盼迎来皮影艺术又一春。

  民俗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皮影也是唐山民俗文化的名片。近年来,政府出台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政策,皮影迎来发展契机。取材于唐山皮影的舞蹈《俏夕阳》成为二零零六年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十二位老奶奶与二十四个小孩用舞蹈的艺术形式把皮影戏惟妙惟肖的演绎,让唐山皮影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世园会的召开,唐山皮影可谓“老树发新芽”,这朵民俗文化的奇葩堂而皇之走进世园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八方客人再度领略她的独特艺术魅力。

  如今,唐山皮影源自乡土,兴于民间。皮影已经走进校园,唐山剪纸协会在市区、各县建了以三所学校为基地的皮影艺术学校,皮影作为学校的专修课,在幼小的心灵播下种子,不久,这些种子会萌发、开花,皮影这朵民俗艺术奇葩更加绮丽,汇成民俗之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