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父散文(2)

时间:2021-08-31

  共同的职业

  也许真的是有缘分,我家四个成员,同一种职业,都是清一色的“白衣天使”。共同的职业,营造了我们的家庭不同于别的家庭的温馨。

  爸爸和妈妈都是六十年代培养的乡村医生,在朝暮共处的学习和劳动中,他们从相识到相爱,组成了我们家庭的雏形。在缺医少药、经济水平低下的家乡,他们密切合作,刻苦钻研,行医治病,成为一方乡亲的“健康卫士”。正是在家庭浓浓的医风熏陶下,后我和妹妹中学毕业后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专业。

  一家人全部是医生,所以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各自的医学水平。妈妈的主要专业是妇产科,由于文化水平有限,理论知识不太扎实,二十余年来,只能停留在单纯的接生,对于一些难产只好往上级医院送。自从妹妹卫校毕业后,帮助妈妈开展了会阴侧切、胎头吸引术、产钳术等各种产科手术,及时地解除了产妇和胎儿的痛苦与危险。然而对于接生手法和新生儿抢救等知识方面,妈妈有着丰富的经验,够妹妹去孜孜以学之。“理论是临床的拐杖”,故我经常打趣说妹妹是妈妈的拐杖。无论在卫生所还是在家里,时常可以看见妈妈和妹妹在探讨着她们喜爱的专科知识,融洽得宛如一对“好同学”。

  记得我刚学注射术时,手法不得要领,常扎得病人哇哇大叫,病人一乱,我的心就更发慌。当时,妈妈的风湿病发作,需要长期打针,于是妈妈让我帮她打针,妈妈自己定好位,鼓励我“进针快、推药慢、抽针快”,大胆注射。在妈妈的耐心鼓舞和指导下,我娴熟地掌握了“两快一慢”的注射要诀。后来,我学针灸,也是事先在妈妈身上实习,熟练后才给病人扎针。有了妈妈的亲自指导和帮助,我的注射和扎针灸技术学习得又快又好。

  爸爸是这个家的总舵主,他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都使得我们俯首称臣。而且爸爸又非常谦虚,每逢在卫生所遇到什么疑难病症,回家后他总会谦逊地说“来!我们共同探讨一下。”爸爸还时常告诫我和妹妹:“医者,如履薄冰,应胆大心细;人命关天,非同小可,务必虚心好学,勤求博采,来不得半点虚荣和马虎!”爸爸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我和妹妹在求学行医路上谨慎前行,获益匪浅。

  如果以为我们全家只知一味地工作和学习,那就错了。闲暇时间,我们的生活同样过得丰富多彩。比如吃完晚饭后,我和妹妹谁都不愿意洗碗。妹妹则出个主意:背方剂歌诀比赛,请爸爸做裁判,随便挑几个中医方子给我俩背诵,谁没背出就得受罚洗碗。这家伙人小记性好,所以每次都是以我败北而自动认输。高兴至极时,爸爸也会拥个“白头翁坐常山独活千年”之类的以中药药名为上联的对子来参加我们的游戏,而总是被我以“红娘子上重楼连翘百步”之类的下联轻松取胜老爸。

  普天之下,温馨的家庭有千千万万。有人说,现代温馨的家庭应该具备“和谐、健康与文化”。我想:这些大概正是我们这个家庭所演奏的主旋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