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里流淌着欢乐的歌散文(2)

时间:2021-08-31

  因为孟启予与众不同的生平和经历,作者周迅把满腔热情倾注笔端,将孟启予刻画得栩栩如生。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独到深邃的反思和生动形象的翔实叙述,引领读者走进20世纪我国人民广播和电视创办时期孟启予真实的心路历程。

  一收到这本书,我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随着作者周迅的笔端,我的心被揪紧了……一个追求进步、爱国、豁达、有献身精神的巾帼形象,把我引入了一个平凡而美好、悲抑而又欣慰的感情世界。从他笔端涌出的深沉、亲切、清新,使我深深感动。当我感到眼睛润湿、视线模糊的时候,我知道作者的笔,无意之中触动着现实生活和被表面的忙碌所遮蔽着的心灵隐痛。这样的艺术力量是无可抗拒的。“以情动人”,我从被作品引出的凝重的情绪之中,浮起自己的头颅高兴地感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唯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人勤奋、刻苦,要么不做,要做就认真做好。这,正是周迅作为湖南人的真实写照!

  《大海的一朵浪花——孟启予的广播电视生涯》充分体现了孟启予的精神世界,在我看来也正是作者心灵的精髓:追求是精神的搏斗,是灵魂的跋涉!周迅伴随着这种不倦的追求,人生也就越发充溢,越发显示出它的光泽与神韵。可以这么说,他是在方格稿纸上打造自己的人生。他从小就酷爱读书,放过牛,教过书,当过记者和编辑。作为一名电视艺术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他努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改革信息,热情讴歌时代的“弄潮儿”。他从事业余新闻工作5年、专职新闻工作18年,有各类作品1200篇(条)计100多万字在国内外发表,文章质量高,影响大,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有关专家的好评,并且数十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周迅从洣水河畔、南岳衡山之麓,来到了永定河畔、燕山脚下;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专生、大学生、研究生;从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锻炼成长为县电视台记者、中央电视台编辑……人生道路,沧桑变幻。他与同龄的许许多多的青年一样,曾经有过艰难的跋涉,有过痛苦的摸索,有过充满喜悦的收获,有过百折不回的寻觅。他的痛苦与欢乐,始终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之中。人在旅途,他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内容。然而,他的生活毕竟是充实的,是执著的,是闪烁着生命的光彩的!《大海的一朵浪花——孟启予的广播电视生涯》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在于“以情动人”写人物,注重“画眼睛,勾灵魂”:非常诚实的写作态度,十分简练的写作作风;时空的灵活,或者当代与历史相交织,或者现在进行中切入往昔的闪回,凭借时空跳跃的结构,强化了作品的反思性,使我们总感觉到“话中有话”。听他娓娓道来,不仅是叙述这位跨世纪老人走过来的足迹和她波澜多彩的一生,而且是让我们认知,更启迪了我们的感悟、思辨与联想。这也是我读到的周迅文章的特质,表现了他将叙述与描写融为一炉的造型美,以及迸发出的丰富意味和情感力量!  留恋这样真诚,直接的文字;喜欢这样淳朴,淡然的姿态;信仰这样真实,美好的力量。于是,我合上书,拾起被丢在角落的梦,也拆卸下好像某种武装一样的自卑感,放一放手中的琐碎世俗,巡回一场梦的旅途!心海里的那朵浪花,开在最灿烂的浪尖上,生命从此不同,它指引着光明,驱散着黑暗。这朵浪花儿,也许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绽放:奋斗,就是一块还未使用的能量站;希望,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是种子,就要冲出土层;是鲜花,就要散发芳香;有才华,就要报效祖国和人民!大海因为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大地因为收容每一个生命,不论其贵贱,所以大地生机勃勃。

  读罢此书,颇有感慨!我心想:我如水滴,虽然不能涌起冲天的浪波,但是,我也要为似奔腾长江的祖国洪流增添浪花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