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种子在泥土中萌发散文(2)

时间:2021-08-31

  《门窗交响曲》是他渊博学识的例证,也是他诗意人生的诠释。在此文中他旁征博引,从苏小妹“闭门推出窗前月”写到辛弃疾“小窗高卧,风卷残书”,中间共涉及“门窗”诗句二十九处,有力地表达了“门窗是建筑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一扇古典诗词里的门窗,我们会走近已经远去了的诗人”这一主题。

  “思念与权势、地位、金钱等无关,如果一个人连思念也没有,那当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了。”(《月光下的思念》)王老师是一个怀古而恋旧的人,面对月亮,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对金钱的追求和物欲的不断膨胀,以及交通和通讯的发达与便利,使现代人没有机会去产生思念,对思念的感受也就不那么深刻,想什么人信也不用写,一个电话,一个电子邮件,一个视频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和古人共一轮明月,但我们面对明月时的心早已没有古人的那种细腻情怀了。”所以从感情的角度来说,怀古恋旧不是落伍,而是进步,现代人不是进步了而是倒退了,倒退到远古蒙昧洪荒时的粗糙与简单中去了。

  从他的文章中你同样能感觉到一种清香的泥土气息。他赋予风雪雨露以诗意,他给予门窗月光山川草木以真情。也就是说,他是将文字将诗的语言将五千年文化当作种子播撒在朴实的泥土中,而后用心去耕耘。因而他收获的是满园春色和诗意盎然。

  在《露水里的歌》中,他这样写道:“露水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露水不但打湿了野草野花,打湿了五谷桑麻,还不小心打湿了鸣禽的羽毛和歌喉,打湿了蝴蝶五彩缤纷的鳞片和翅膀,它也时常打湿诗人的那支多彩的笔,打湿了我们的衣服,打湿了我们的心灵和感觉,打湿了我们的眼睛和阅读。”他的文字何尝不是这样一滴露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