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文学深似海,此生不愿再回头散文随笔(4)

时间:2021-08-31

5

  总是有人和我说,自己看书不够快,不知道该怎么读书,不知道该怎么做笔记,不知道该怎么写作,不知道该怎么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只能这样告诉你,最大的原因就是你读书太少。

  当你的阅读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你看书的速度自然就快了;当你的知识储备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自然就自成体系了;当你看的书多了,你自然就知道自己需要怎么样的书籍来继续补充自己的大脑了。

  当你看的书多了,你自然就会有表达欲望,你自然就可以写作起来如鱼得水,用语言和文字巧妙叙述你的人生。

  当然,这一切一切保证读书量的同时,也要多加自己思索,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的目的是形成一个能活学活用,有灵魂,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书呆子,也不是一个知识存量很大,而不会糅合,整理,不会提取的数据库。

  我天生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总是以“懒癌患者”自居,可是在文学书籍的世界里,我却一直未曾想过抽离。

  那一本本读书笔记,无意中或长或短的随笔,在别人借阅我的书时随处可见的下滑线和各种批注,这些都是一路走来最好的见证吧。

  这个世界上若有若无的才华很多,漫不经心的敷衍很多,被现实照碎的梦想很多,对别人的美丽和成绩云淡风清说几句漂亮话的机会很多,可是,踏实的行动,坚持的努力却不多。

  那些别人的经验,别人的故事,都很励志。可是励志的故事,总是别人的,实现梦想的痛苦,一步一步走过的脚印,才是自己的。

  那些别人总结的干货,看起来都很有用,可是又有多少人看过之后是真正用了的呢?大多数不过把它当“鸡汤”,暖了暖胃,余温一过,那满腔热血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我,从内心选择始终坚持文学这条路上前行,前面的世界也越来越广,然而不管如何,我会一直走下去。

  因为,有些习惯,终生保持,有些爱好,终生追求,是作为一个“懒癌”最基本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