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文学深似海,此生不愿再回头散文随笔(2)

时间:2021-08-31

3

  以为高中会有很多课外时间徜徉书海,没想到这绝对是大大的错误。

  时间都是被课程排满,学校图书馆一年也没有去几次,却在高二阴差阳错进了学校文学社。

  当时社长在我们班,我们班语文老师是学校文学社指导老师,我就想去试试玩玩,看文学社到底为何物而已。

  笔试随便写写画画,然后东拉西扯,混顿成文。面试也没怎么上心,结果就这样进去了。

  进去后,刚开始在创作部,每个月两篇稿子,以为进来玩玩,现在竟然有任务,要来真的了,实在不想写,但进了这个坑,还是尽点人事吧。

  写了几篇,其中一篇就上了校刊。后来又无意在期中考试中语文成绩在所有理科班学生中排第一,语文老师找我说要我当创作部部长。

  我心想:呵呵了,我是来打酱油的啊!

  当时创作部成立不久,临时部长是宣传部部长,正式部长还在物色,而我刚进文学社不久,对这一无所知。

  我开始推辞语文老师的要求,认为自己不合适。后来社长又来找我,没办法,就这样被赶鸭子上架了。

  文学社的工作也是一阵一阵的,忙时忙死,闲时闲死,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审稿,而自己动手写的却少了。

  一年后,到了高三,别了文学社。学校要求高三把一切重心放到学习上。

  然而,在这个最繁忙最紧要的关口,我又出小插曲了。

  学校进驻了一家书店,而且离我们的教学区和宿舍区都很近。我第一次进去,看到里面琳琅满目的书籍,立即被吸引了。

  每天中午吃完饭到午休前这短短的半个小时或者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我还要进去泡一泡,碰到爱不释手的也会毫不犹豫,当即买下。

  我的高中学校是一所偏理科为主的学校,我的高三班主任更是重理不重文的人,每次看到我从书店出来,都提醒我,“多放点精力放在数理化上,别每天都一门心思看课外书了,大学有你看的!”

  其实,我也知道,当时那样做确实不太好,可是心里却觉得那家书店有魔力,那些课外书都有魔力,比那些数理化,有趣多了。

  在高三,又陆陆续续看完了《红楼梦》《明朝那些事儿》《海子诗集》《徐志摩诗选》还有鲁迅、桐华、毕淑敏系列作品,以及各种历史小说,青春文学……

  逐渐涉及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不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想知道的也越来越多,书籍里面的那个世界好神奇。

  后来,放假泡书店的时间从一小时,到两小时,最后索性都是安安静静在那里呆一天了。

  我想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沉浸其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