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味道散文随笔

时间:2021-08-31

  浏览网页时偶尔看到了一张砖瓦窑的图片,看到了它就勾起了我记忆里儿时的故乡。 记忆里的故乡它是多么的美啊,它那么的恬静、淡然、柔和,一轮月、一纬塘、一缕炊烟、一群光着脚丫的孩童…… 记忆中它像是春天里婉转的柳笛那么的勾魂永远都让你听不够!

  我时常怀忆儿时故乡的那些往事 ,那里有我甜蜜的童年时光,那份记忆里有蛙鸣的池塘、有露水打湿小草的沁腑清香、有夜晚闪闪的萤火虫、还有一个几乎快要被我忘记的土砖窑,因为它在我童年的游戏里实在是占有的记忆细胞领地太小了。那时的砖窑在我们孩童眼里就像是一个土山,打春过后经过几场冬的尾巴略带寒意嘹哨的风儿刮过以后,它就成了草籽的家,待到春雨的降临后它便有了草儿绿莹莹的身影,慢慢的到了春夏交接时它的土黄色也就被草儿覆盖的若隐若现了,不过这时我们小伙伴们还并不去在意它。

  随着新春徐徐地走近那漂浮于小麦苗与嫩草上飘渺如仙境的晨雾消失,这时候小伙伴们正沉醉在春的喜悦里,每年这时候我们就开始吃那些掺了玉米面蒸出来的蒸菜,从正月里的茵陈和慢慢走来的摘槐花、捋榆钱、打桐花、撸柳絮,品味这新春大自然带给我们得恩赐,除了吸着春天的气息我们还陶醉于打雀儿、捞蝌蚪、吃茅草甜甜根的欢愉里,天气慢慢转暖初夏夜晚的榆树和柳树林里捉那还未蜕壳的蝉蛹的开心里。

  为了便于取水打砖坯和烧砖完成后的渗窑所以我说的这座砖窑就坐落在距离池塘几十米的地方。我们在窑里玩的时光是在夏天和秋天,随着夏日黎明那站在墙头上大公鸡浑厚而绵长打鸣声响起,随即耳中传进了各种各样的声响,骡马的打嚏声、井边担水的吱呀声、大人们见面的招呼声、蝉的鸣叫声……夏天的艳阳也在这清晨给了刚刚还宁静的村庄涂抹了一层彩粉,此时家家厨房的烟道里也飘出了袅袅炊烟,待到早饭结束大人们就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了,我们这些娃儿们也结伙搭伴的一起去玩耍,玩累了就在池塘边一片比较开阔的草地上休息,我们或坐或躺的在柔软的草地上,有的人抽出散发着青草芳香的毛草芯叼在嘴里看着别人或说或笑的摆龙门阵听着他们讲述着从大人们那里听来的故事,时间随着草棵里蚂蚱的蹦跳慢慢溜走,这样的时光把我们的心儿也甜醉了。到了快晌午时太阳已经炙热的烤着大地了,池塘里的水也被晒得上部温温的,水底也不那么凉了,我们就蜂涌着到池塘里戏水,我们在水中的打闹扑腾把塘里的小水鸡都吓得钻进了荷叶丛中,青蛙也吓得停止了叫声,我们戏耍的那片塘洼也被搅腾的如浑汤一般,洼里的鱼儿也顶不住缺氧的压力张着嘴儿在水面上吧嗒吧嗒呼吸,这时我们捉鱼捞虾精彩的大幕也就拉开了。待到玩累了大家就去砖窑或柳树林里休息,夏季那一时刻砖窑里还是挺凉快的所以是最常去的消暑好去处,它像一个大漏斗一样的抽风机,在窑肚子里随着空气中的热气被接着地气的微风带起我们就拔点草垫在身下躺在平坦的窑肚子里接受那稍许的微爽,待到困意上头时也大致该听到大人们下晌后站在街里呼唤孩子们回家的叫声了,我们也就起身拎起用柳枝串着刚才下塘嬉戏时捉到的白条、鲫鱼等等一掌来长的小鱼回家了。不用多时小村里好多家都会弥漫着飘出油炸小鱼香喷喷的味道,吃着玉米糊糊面条稀饭配着清晨泡在水缸里凉爽的黄瓜还有那马齿菜和玉米面掺在一起蒸出的窝窝头,唉!现在想想那味道带来的连篇浮想就会水打前襟。儿时的夏天就在那黄瓤西瓜的沙甜、桃子的蜜怡、杏子的酸甜、油炸小鱼的喷香、牛背上的逍遥中慢慢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