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远的岁月散文随笔(2)

时间:2021-08-31

  自小父辈对我们的教育是严格的,那个年代父辈们讲的是对工作的奉献,一年中聚少离多连星期天也很少见到父亲,父母忙于工作,因此,当时的孩子很早就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学四、五年级我们就分担了现在高中孩子都不会的家务活;学会了生煤炉煮稀饭,发面蒸馒头,洗自己的衣服。曾记得:寒冬的傍晚,与家兄洗床单,洗后在一排平房外唯一的一个水笼头边漂洗床单上肥皂沫,漂洗了许多遍,母亲用电筒一照盆中水面上的沫子只说一句一一不行,我们又接着漂洗,那种教育是严谨、严律的,除了生活自理能力上,更多的是学习和自立意识上的教育,有时近乎苛刻、呆板。

  小学时曾看过一部日本影片《狐狸的故事》;讲述的是狐狸的一生,当小狐狸刚断奶尚小时,就被父母带出家门在冰天雪地,迎着朔北寒风去学习生存技能,再过时日,小狐狸就被老狐狸追咬赶出家门,孤自在茫茫雪原中,到大自然中去自立门户寻求生存了。终要是自立的,自立则先需要自强,而自强就需要去经历风霜雨雪,酷暑严寒,去学习生存技能,才能在残酷的自然界中求得生存,才能延续生命,代代相传。这段故事的大意也常被父亲作为对我们的激励而重复,虽说适者生存是丛林法则,但于人类也不无启发与启迪。因此,年少时也对狐狸的故事有了懵懂的记忆。

  记得:读初中时,母亲带我们兄妹三人去青海共和县父亲工作的基地渡暑假,一日晚饭后,一家人惬意地在营房周边的山岗上有说有笑地散步,那是一种少有的场景,也只有在那个暑假有过那么几次全家人一起晚饭后的散步。于我记忆中短暂而美好。

  突然,从我们侧面不远处的一簇草丛里腾跃出一只红褐色的动物,父亲喊道:“狐狸”。我们先是一愣,惊愕地看着它,它只是瞬间的一个停顿,对视。便势如疾风般地逃去。青海高原耀眼的晩霞照在它的身上,留下一条跳跃飞弛的身影,粗长的尾巴随着奔驰而跃动着,如一团舞动的火焰消失在远处绿茵茵的山岗上。那是我有生以来,在自然环境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过的狐狸。那机敏,矫健的身影在夕阳斜照下如火焰般转眼消失的场景给我留下极深刻的记忆,让我感慨自然界的生灵如此强壮、矫健、机敏,以至于每想起那部影片便想起那团跳动的火焰。  那时父亲还常讲的一句话是:“居安思危”也许他是受军人职业生涯的熏陶,职业思维的使然。但却影响了我一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取向。 那种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使我少了几分家庭的亲情,多了几许对生存法则的机敏、敬畏和沉重,十八周岁未满就离家入伍了。再见到父母时已是三年后,从一个青涩的少年变成一强壮的青年。那种取向也影响着我对待生活,工作和社会的态度,细心、严谨、总怕工作有差舛,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一个少年梦想的情怀,桎梏了某些天性与言行。

  三十年前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基础,单打独斗,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从饮食、气候、语言的极不适应到生活,工作逐渐地融入。也曾尝试过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去经商,梦想做个富有的人,然江湖的险恶和市场的无情,终无为而返。几十年来苦乐相伴,谨言慎行,跌跌撞撞地一路走来。

  过去的是往事,是回忆。从不敢轻易忘记,能够从中汲取教训,获得经验是我一直慎重思考的话题,每回顾走过的路和经历过的事,仍感觉今后的路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