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文:我的父亲母亲

时间:2021-08-31

  在父母生日即将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母亲,祝福我的父亲母亲身体永远健康!

  ——题记

  最近,把父母来从化六年的相片整理做电子相册时,心里咯噔了一下,父母已年过古稀近耄耋之年了。想着父母脸上饱经沧桑的皱纹,心理不禁酸痛,随着背景音乐刘和刚的《父亲》“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在耳朵边响起,父母伴随我们成长的一点一滴不断涌现在脑中,越来越清晰,一曲终了,泪水已顺着脸孔慢慢滑落。

  父亲母亲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结合于六十年代中期。父母与同年代大多数人一样,结婚前是没有见过对方,都是经媒妁之言而结合,是没什么感情基础的。父母这一结婚,就拉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磕磕碰碰婚姻生活的帷幕。父母没有七十年代的海誓山盟,没有八十年代窃窃私语,没有九十年代的花前月下,更没有新世纪的的浪漫情怀。就这样在平平淡淡的婚姻中互相争吵,互相依随;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地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金婚路。父母虽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有时甚至大打出手,但在他们之间的爱是朴实的,也是真挚的,更是纯洁的,在岁月的考验下,不离不弃,同甘苦共患难撑起这个家。

  父亲是教师,在那个以工分吃饭的年代,父亲做教师也没工资,听母亲说工资是折成了工分的,为了多争工分,父亲很少顾及家里。父亲和母亲从结婚到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家“农转非”这段时间,母亲既要承担抚育孩子的责任,还要忙农活,什么犁田、种苗、收割等等一样也不能耽误。和众多的村民一起出工,记着每个工分,由于孩子多,劳力少,母亲每日勤勤恳恳地忙碌着、奔波着、辛苦着,为的是多挣几个工分,好多分几斤粮食,让我们兄妹几个能够吃饱穿暖,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