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若水散文(2)

时间:2021-08-31

  阴阳潜移,春秋代序,物类衰荣生杀。丰子恺在《渐》中写道:时光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正如《渐》中所云,我也被岁月的利刃无情地割去了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一天又一天的美好时光,昨夜的孩童今夕已变成了庸碌无为的中年人,每天都有同样的忙碌,同样接待着一张张从陌生渐渐变为熟悉的脸孔,再被另几张陌生的面孔在反复重叠中渐渐淡忘,不得不迫使自己从梦幻的天地中走出,使我被动地重新考量自己的人生。《苹果日报》社长董桥感慨,中年最为尴尬,是天不亮就睡不着的年龄,是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是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中年是吻女人的额头而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食胃药的年龄。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自己就一个愣头青,在单位是小字辈,一切都得听那些资历深厚长者的话,听其教诲、训导和指挥;没过几年,一大批一大批青年小伙在眼前出现,还一口一个师傅地叫个不停,让我不由得发出“眼前但见少年多”慨叹。有时自己也会在忘情之余用嘴在女人额头上亲一下,如蜻蜓点水,尤其是愁绪满腹之余会独自一人躲在某一角落发呆抽烟,让淡淡的思绪在月光如水的夜晚随风飘荡,夜间失眠更是家常便饭。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吴维库说过,人的生命其实就是一个括号,左括号是出生,右括号是死亡,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用靓丽多彩的事情和好心情把括号填满。自己静坐一端,细思冥想,人生苦短,风雨兼程,在填括号历程中很多故事就在岁月更迭时注定了物是人非的结局。前天晚上,我在整理书房时发现静静躺在书柜最不显眼处的那尘封已久且发黄褪色的书信。翻开了那淡出视线许久的书信,忆起曾经牵挂许久的那些人,甚至早已不知其身在何处。含泪逐行读着书写时的那份温馨,不由得想起了她或他在我寂寞时无言的陪伴、痛苦时不厌其烦的开导、失意时温暖话语的安慰、烦心时幽默的笑话以及调皮时爽朗的笑声。一枚邮票,沉淀的是满腹凝重的心语;一个信封,装进的是一怀萦牵梦绕的思念。以往的日子,有了书信,我就有了那一份难于忘怀的牵挂;有了那份牵挂,我在寂寞跋涉的路上便有了欣慰的挚友,平淡无奇的岁月就多了份幸福的满足和美丽的风景。写信时的尽情倾诉,等信时的默默期盼,收信时的无限惊喜,只有自己在伏案苦写、站在路口傻等、迫不及待撕开信封就读时方能体会个中滋味。书写的那份深深的牵挂,就像一根长藤缠绕,字里行间无不显现出甜甜的牵挂和思念。我非常怀念手写书信时那无拘无束的感觉,笔随手走,手随心动,尽情挥洒而不带一丝矫情。方寸书信,记录着我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日子,记录着人生历程中一段又一段极为平淡的经历。现在重温那一封封书信时,当年那歪歪扭扭的人生足迹恍如昨夕,那些流逝的人和事又一件件鲜活地回到自己的眼前。  《菜根谭》云,“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何谓素心?素心其实就是拥有一颗纯净若水的心。回想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突然发现,一钵青山一钵闲,一碗快乐其实就是一斤自由切成丝,加点盐,不放油,青蒸后便是一盘美味可口的好菜,不正是素心若水的真实写照嘛?泥土有足够的深厚和踏实才能滋长绿色的希望,水滴融人到海洋方能扬起绚丽的浪花,故纪晓岚慨叹“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此为素心者也”驻足人生驿程,让自己的心灵回归恬静,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份纯净和梦想,守住自己身边那丝细小的感动和温暖,守住自己身边那些值得珍惜的点滴温馨和幸福时刻,让自己在穿越岁月的风雨中做一个素心之人,诚如陶渊明“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享一份宁静和安然,怀一颗优雅和素净,放下一切执念,少一些因失去而耿耿于怀,少一些因小事而自寻烦恼,少一些因世俗而劳心费神,不去在意纷扰,不去忧虑明日,在生命长河里活出自己的那份精彩,在喧嚣尘世里活出一份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