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精选(2)

时间:2021-08-31

  哲理散文精选篇二:

  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放肆。只要不受惩罚,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友谊、荣誉,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这样的人尽管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结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哲理散文精选篇三:

  守候你回家的那盏灯

  盛夏,骄阳似火,他坐了两小时汽车,急匆匆赶到省城的灯饰城。看见妻子那一刻,他又心疼,又想发火。

  妻子穿着一身粉色长裙,脸色惨白,怀抱一个包装盒,里面是一盏莲花台灯。看见他走过来,她有气无力地冲他摆摆手,如烈火炙烤中蔫掉的木槿花。

  “钱包被偷了,没钱坐车了。”她难过地说。

  回去的路上,他终于忍不住批评她:“你身体不好,不好好在医院呆着!就为了买盏台灯,大老远来省城,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呢?”

  她紧搂着台灯盒子,宝贝似的说:“这种台灯很独特,我们那儿没有。”

  “不就是一盏普通的台灯嘛!”他觉得她大惊小怪。

  她不解释,只说:“老房已动工拆迁了,估计一年后,我们就要搬到新家,那时候用得着台灯。”

  他无言以对,心忽然沉落到万丈深渊。医生说,她的病已到晚期,也许活不过一年,他一直瞒着她。

  为了挣钱给她看病,他工作异常卖力,时常加班到深夜,节假日就做些兼职。每天下夜班后,他踩着淡淡的月光往家走,很远就看见自家窗口亮着灯,淡淡的,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他疲惫的身心,带给他暖暖的温馨。

  推开门,是她欣喜的清瘦的笑脸,她在灯下等他。看见他回来,她立即去厨房端出热腾腾的饭菜。

  多少次,他偷偷地哭泣,他不能没有她,不能没有那盏等他回家的灯。结婚十二年,他上了十二年夜班,她和这灯光等候了他十二年。

  以前,她没有生病的时候,有次回娘家住了一个多月。每晚,他结束了夜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到窗口漆黑,心里便十分失落。踩着咯吱咯吱响的木地板上楼,四周黑乎乎一片,他觉得自己好像被世界遗忘了,没有了归宿。

  她从娘家回来后,他把感受讲给她听。她咯咯地笑,有些得意地说:“没想到那盏灯对你如此重要。”

  白天,她在医院吃药,打针,输液,各种治疗把她折磨得形容枯槁。晚上,她说医院太吵,休息不好,要回家睡。他便依了她。

  现在,他夜里常常失眠,听着妻子沉沉的呼吸声,他的泪水悄悄滑落。难以想象,妻子走后,他该怎样面对一个人的生活。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那么快。一年后,他们乔迁新家,她将那盏新买的台灯放在卧室。然而,不到一个月,她就走了。这样的打击,于他来说,是致命的。他突然间沉默了,几乎一言不发,每天麻木地上班,吃饭,睡觉。

  那晚,他下夜班回来。偌大的新楼群,搬进来的住户还很少,到处黑暗一片。远远地,他却惊讶地发现家里亮着灯!一束淡黄的灯光透过窗帘,散发着温柔的光芒,犹如妻子在时的光景。

  他几乎是跑着上楼,打开门,大声叫她的名字。四周空寂无语,只有她买的那盏莲花台灯静静地亮着,洒下一片柔和的光。

  他沮丧地想,大概是自己早上走时忘记关灯了。

  第二天下班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他撑着妻子生前用的碎花伞,慢慢往家走。到了小区门口,蒙蒙雨幕中,他又看到家中亮着灯。他不禁呆愣在那儿,任雨水打湿他的头发和思绪。

  神情恍惚地走到家门口,打开房门,他喊着妻子的小名,还是没有回应。只有那盏寂寞的莲花台灯,亮着沉默的光辉。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

  翻开储物柜,他找到那盏莲花台灯的包装盒,打开说明书,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最新定时节能开关灯,为你的爱人亮一盏回家的灯。

  瞬间,他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