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欣赏(6)

时间:2021-08-31

  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古风》其四十)

  他既不肯像冯那样“弹剑作歌”,“曳裾王门”,更不屑与那班斗鸡走狗之徒为伍。(《行路难》其二)他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论出处始终一贯。这是中国古代志士最可宝贵的节操,也是李白诗歌最具魅力的地方。

  李白的诗歌恢弘超迈,有吞吐群星、包孕日月的气象。“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日出入行》)他似乎有一种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近似神秘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常触发他的灵感,使他的诗具有非凡的气象。在《登太白峰》里他说: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他想像太白金星替他打开天门,放他飞出云层,他乘着泠风一直飞到月亮的旁边。这几句诗表现了探索大自然的秘密、追求无限和永恒的意志。在李白的心目中,君山可以刬去,洞庭湖的月色可以赊来,万里黄河写入胸怀,舞袖一拂五松山就从大地上抹去了。在大自然面前,他不是一个顶礼膜拜者,而俨然是主人的姿态,万象都是他的宾客,都听他的指挥。正如皮日休在《七爱诗》中所说:“五岳为辞锋,四海作胸臆。惜哉千万年,此俊不可得。”

  李白诗歌的气象也表现在一些政治诗中。他常以鲁仲连、范蠡、乐毅、谢安等人自许,要求自己像他们那样施展才能,“济苍生”,“安社稷”,“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他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也相信自己能够有所作为。他一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也没有丧失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东山高卧时起来”(《梁园吟》),这种强烈的自信心和使命感,使他的诗气象非凡。即使是安史之乱也没有使他灰心,反而激起他在乱世中建功立业的希望。他高唱: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胡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