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三篇(2)

时间:2021-08-31

  扭曲的价值观。中国人口多,资源少,所以,我们从小就被培养成要赢在起跑线上,为了长大后争夺社会的优质资源。然而,这就形成了单一的价值观,就是以成绩论英雄,家长和老师用成绩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绝对标准。当他高考后,到了城市上了大学,他会发现,在大学生涯里,其实并不是非常注重个人成绩,而是一个多元化价值的小型社会。大学里的风云人物,几乎很少是学霸,大部分是在娱乐、社交、时尚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而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培植的单一价值观——引以为傲的成绩,突然间得不到认可和存在感,同学们并不会因为的成绩出众而羡慕他,也不会因为他从小就是学霸而羡慕他,同学们谈论的都是关于时尚、电竞、互联网等。而父母会认为把孩子培养到理想的大学,就是给自己和孩子最好的一个交代。对于老师和学校而言,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职称和升学率kpi。最后,他内心一直坚持的价值观在大学期间开始逐渐崩塌,他努力地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小社会,但固守了18年的观念,并非可以在一朝一夕间完成蜕变。而且他很清楚的发现人生真正的价值观,是在于对梦想的追求的过程,这才是一个人持续活着的动力,其余的关于物质、外在的一切,都会转瞬消失。他并非不明白人生的真谛,而是他明白了社会的真相后,知道自己这18年的成长过程,已经让他失去了梦想、失去了意义。“盲目的努力,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是他日记里面的一句话。这句话点醒了他这十几年来的努力,只不过因为掩饰内心的自卑。而对于这种自卑感的形成,就是来源于单一的价值观。成绩好的学生很自然的获得某种优越感,而成绩差的学生相对自卑,所以,他这么多年考上了武汉大学,就是为了让自己不自卑。最终,大学使他明白,一个人的自卑与自信,完全取决于你坚守的价值观,而非社会或环境灌输给你的价值观。价值是多元的,当一个富人与穷人比财富的时候,他是自信的;当一个富人与画家比艺术的时候,他是自卑的。我们很大部分人,因为被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影响,一直把自己的财富价值当成是衡量自己成功与否的标准,也经常被主流舆论左右,当成与他人比较的价值观。是谁在定义了你的价值观,是谁在背后操纵的舆论,是你自己,虽然你控制不了外界的声音,但你有决定自己思考的权利。

上一篇:思念朋友散文 下一篇:歌颂奉献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