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萤火虫的散文

时间:2021-08-31

描写萤火虫的散文

描写萤火虫的散文阅读:萤火虫

  旖旎的月光静静地洒落在我的肩膀,轻轻地亲吻着我的脸旁,与我的双眸灵犀相触。

  我不禁抬头仰望明月,萤火虫从眼前悄然而掠过,在不知不觉之中荡起了我关于这一季的回忆。

  初见萤火虫相识缘于懵懂的小时候。恬静柔和的夏夜,天真而又调皮贪玩的我总喜欢缠着外公,而外公总是慈爱的抱着我笑着说:“清儿,乖!外公带着小清儿出去玩儿……”

  漫步在无尽头的田间小道上,一双满布着厚实老茧的大手牵着一双稚嫩柔软的小手,一高一矮的身影被皎洁的月光渐渐拉长。月光亲吻着大地,知了与夏蝉相跃奏响了欢快的乐章,远处的草丛间零星地闪烁着淡淡的绿光,而那绿光渐渐得越来越清晰。我惊奇的聆听注视着这一切,扯了扯外公的衣角带着孩子稚嫩的声音问着外公那绿光是什么。外公看了看绿光又看了看我,轻轻地刮了一下我的鼻子抱着我走到草丛间指着绿光的源头笑着说:“清儿真乖!清儿,看到的绿光是萤火虫呢!传说萤火虫……”

  那一刻,我依旧惊奇的看着绿光不明外公所言是什么。儿时的回忆依稀的涌现于眼前,而耳旁至今回荡着那句慈爱浑厚时刻鼓舞自己的那些话“不管这繁华的世界多么的黑暗,也不管人生的旅途多么的坎坷,只要相信有萤火虫地方,光明和希望就在眼前……”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萤火虫掠过眼前。当阴霾与黑暗侵袭,我只是倔将地含泪抬头再见萤火虫而微笑。因为如今的我已经褪去曾经的幼稚柔弱的羽翼,已经渐渐深刻的明白那一夜夜再见萤火虫点点滴滴的内涵。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滴眼泪不犹之间落下。眼前不知不觉浮现着外公的模样,伸手想拉住外公的手,却发现一切都已成空渐渐虚幻。

  依稀的记得去年盛夏,院子里的栀子花挂满了枝头,我捧着栀子花和父亲在医院里徘徊等候。当第一眼看到外公浮肿的肚子时不禁潸然泪下,我知道当时的外公承受着沉甸甸的病痛折磨,可是外公却依旧对着我笑着让我安心的好好考大学。那时的自己徘徊于梦想的边缘,几翻的苦斗与无奈袭被生活的现状伤透了心黯淡了双眸,是外公的那句话让自己重新扬帆继续前行。如果那时的我知道那一次的相见会是以后的永别,那么我会说:“外公,清儿来看您了!您说过有萤火虫的地方就会有光明与希望。我会微笑抬头凝望,再见萤火虫时四季常在,而萤火虫带来淡淡的绿光微暖心菲让它永恒流淌……”

  满载着光明与希望的萤火虫,浮光掠影洗净了心灵与双眸的阴霾。外公如今已经离我而去,而曾经一起再见萤火虫的每一个瞬间,我知道那是人世间最纯净暖人心菲对自己爱的光明与希望。

  人生长路漫漫,生活的旅途坎坷难料,此时此刻面对这一切,再见萤火虫,我静静地凝望着漫天星辰的天空欣然的笑了……

描写萤火虫的散文阅读:萤火虫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乱飞同曳火,成聚却无烟。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旧曾书案上,频把作囊悬。”如果我不特意说明,你知道这首诗的谜底就是萤火虫吗?

  萤火虫,微小,柔弱,以自燃发光。古书记载萤火虫是腐草而化,它虽长于草泽,看似低贱却生性清洁,它是环境优劣的试剂,也是生态保护的指示物种,要求自然的纯度高,一点也不苟且,污染严重的地方,就不会有它的踪迹。这多像一种品质,对一切的不洁,它拒绝接受,宁可洁净而死,不可污浊而生。

  夏夜,天上有星星,地上有流萤,这原本是天造地设的绝对。而今,星星仍在,流萤几乎看不到了。无休止地追求着富足的物质生活,萤火虫已经被我们不知不觉放逐了。曾经熟悉的在黑夜中御风而行的微光,已经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所代替,曾经频繁地出现在唐诗宋词以及各种传说中的小虫,现在恐怕只能在昆虫词典中找到其身影了。

  在我的故乡,只在几十年前,一进入夏天的夜晚,便有数不胜数的小精灵,提着蓝光的小灯笼,在草尖上,在大片林木下,轻盈地,款款地,跳着优美的小灯笼舞,使人看得往往入神。夏夜之所以优美,因为天上地上满是萤,天上的星星一粒粒也是萤,只是它怕人的眼睛眩乱,不敢飞动罢了。或者你可以这么说,是一部分星星,轻轻地,轻轻地,飞下地来了。难道地上原比天上好吗?为何你们这些提着蓝灯的小精灵,禁不住诱引,纷纷结伴下地来?

  我想到童年时父亲和我一起去捉萤火虫,我们用纱布缝个袋子,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挂在睡觉的床头。晚上,我把萤火虫放开,放到蚊帐里,那真是满床晶光闪烁,我像是睡在天上云端里,一睁眼,前后左右都是星星。但后来睡着了,第二天起来,见昨晚的萤火虫全都死了。

  隋炀帝在乡村的话语系统是个荒唐的皇帝,名声不好。但父亲给我讲过隋炀帝杨广曾“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那时我觉得杨广是个有诗意的皇帝,会写诗,懂得美,他的想法富有童话色彩,只是历史不认识他罢了。

  记得第一次和父亲一块捉萤火虫是仲夏的傍晚,我们来到河边的杂草地。突然发现草丛里面有许多发光的东西,颜色有淡蓝的,也有浅绿的,还有淡黄的,无论那种颜色,它们都在蠕蠕而动,忽明忽暗又忽亮。我顿时心跳加快,蹲在草丛边,数了数,大概有30多个亮点。于是,手颤抖着慢慢探向这些光点,好像捏着一个肉肉的东西,就是它,我嗖地把手抽回,把手掌打开,凑近眼前,这团光猛地变亮。“啊!……”我忍不住喊出来了,手猛地一甩,这个发光的东西在空中划出一条光线,落到了远处。“太丢人了,小男孩竟然也怕成这样。”父亲在一旁奚落我。也许是我们的到来惊扰了这些萤火虫。它们开始漫天飞舞起来,我们就用随身携带的蒲扇拍打着萤火虫,这些荧火虫被拍到地上后,通常一时半会飞不起来,这时,我已不再胆怯,竟然可以像父亲那样慢悠悠地用手指轻捏着把它们装进透明的瓶子里。那年月萤火虫多,一个晚上往往能装上亮闪闪的一瓶,瓶子像一个萤光灯,很亮很亮,甚至还可以用来照明。回到家后,我把瓶子里的萤火虫取出一只单独放在另一个罐头瓶里仔细观察,在萤光灯和煤油灯的交相辉映下,它好似遭受到了惊吓,头缩进了背部第一节里面,一动也不动,6条腿优雅地对称排列着,尾巴的下方好像有个吸盘,紧紧地粘在玻璃上,我把瓶子整个头朝下提在手中,它的6条腿完全悬空,可尾巴还是牢牢地贴在瓶子底部,就像杂技演员玩惊险的“空中飞人”。

  我把萤光灯移开,又将煤油灯熄灭后,借着室内的微光,紧紧地盯着它看,眼珠子几乎贴到了玻璃瓶上了。大约20分钟后,它的头慢慢从套子一样的身体里面伸出来,贼一样左右打量。确定没有危险后,它开始在瓶中爬来爬去。它的头上下左右摆动,尾巴的两侧发出明亮的光。这道光不是很有节奏,有时很短,几秒钟而已,有时长达4分钟之久,然后熄灭,良久后再次点亮。我突然想到我的姥姥,晚上盘着腿端坐在床上,偶尔为了找什么东西才点亮小小的煤油灯,找到后赶紧吹灭。这小家伙不会是和我的姥姥一样特爱节约吧?它这样发光是为了什么呢?我把手指伸入瓶中,轻轻地碰了一下荧火虫,它像乌龟一样猛地把头紧缩,身体一动不动,尾巴上的光比平时亮了好几倍,然后慢慢变弱,我看了下时间,发光时间2分半钟。我再次碰了它,它的光又快速增强,然后又慢慢熄灭。它好像在和我对答或者响应什么。我想,它和我之间肯定有一种互动和默契,这种虫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究竟蕴涵着何种深意呢。

  为了担心这只萤火虫孤单,我把那瓶较满的萤火虫匀出一些放置在这只罐头瓶里,顺便从附近的墙上采了一些小蜗牛回来,我把几只“小牛仔”投入其中的一个罐头瓶中,不一会儿,“小牛仔”的到来激活了这些刚才还惊恐而将脑袋缩进的家伙,它们纷纷伸出脑袋,上下左右地摇晃,非常准确地发现了这些慢吞吞的访客。它们撕咬着蜗牛,倒退着且努力拖拽着试图逃跑的小蜗牛,有的萤火虫开始抢夺别人辛苦得到的食物,场面十分混乱,一只萤火虫甚至倒着爬到了玻璃瓶的壁上,独享大餐,底下的家伙们垂涎三尺,望“吃”兴叹。我非常怀疑《十万个为什么》里对萤火虫捕食蜗牛的描写。这些家伙是非常自私的,有的甚至四五只争夺一只蜗牛,哪里会有慷慨邀请同伴的呀?我轻轻地熄了灯,家里人都睡了,只有我独自一人看着这些发着光、吃着大餐的家伙,整个玻璃瓶都染成了通亮的绿色。真是太奇妙了!我想我发现了一扇门,从门缝里往里望去是一个未来的光世界。

  我对光充满了好奇,我试图弄明白这些小家伙们奇妙发光的作用。作为一只小虫,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吃、生长和防止被吃,我想发光肯定和这三者有微妙的关系,首先,发光是不是为了第一位的吃呢?现在我已经知道了它们喜欢吃温柔顺良的蜗牛,可是不是还为了吃别的.而发光的呢?假设它发光是为了引诱猎物前来,然后再吃掉这些倒霉鬼,那么如何知道被萤火虫发光所吸引来的其他生物呢?通过实地投放萤火虫实验,我很快发现,萤火虫并不对其它小虫子——诸如蚊子、飞虱、蚂蚱、蚂蚁什么的感兴趣,但这些小虫子却被萤火虫发出的光所深深地迷恋与陶醉。紧紧地贴附在荧火虫周围。而萤火虫却拒绝食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小虫子,只对小蜗牛感兴趣。这毫无疑问就证实,萤火虫发光并不是引诱它们的猎物,因为蜗牛也对这些光不感兴趣,否则早就会因自投罗网而感到深深地绝望。

  如果萤火虫发光不是为了引诱猎物,那又是为了什么?我认为它发光肯定是有目的的,否则岂不白白浪费能量?须知光也是一种能量啊!后来我查阅资料,终于明白萤火虫发光的意思,原来它是在说:“滚你的咸鸭蛋、臭猴子,我不是好惹的。”我决定放弃探索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国外的科学家已经都证实出来了,我再做有何意义?但是我想萤火虫迷人的光已经穿透了我的心,我想和它们在一起。

  可是如今我们到哪里去寻觅《诗经》中所谓“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的荧火虫呢?因为随着农药的过度使用,各种化肥对土地的尽情投入,还有水污染造成环境的恶劣,萤火虫几乎难以寻觅了,萤火虫所代表的那种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生活难道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吗?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豫西山区我十分幸运地和它们意外的邂逅,之后便沉迷于它的神秘之美了。那是2007年6月的一天傍晚,我走在去燃灯寺的路上。那是周末,许多人赶着去上香、许愿。路边的一个妙龄女孩喊道,“去燃灯寺看萤火虫喽”,蹦蹦跳跳唱着,“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在燃灯寺旁边不远的山坡上,有一条小溪流下,里面飞出许多黑翅膀的萤火虫。闪光很缓慢,很梦幻。沿燃灯寺往南走,在竹林深处还能发现不少萤火虫。我不知道僧人们看不看萤火虫,也许古时候有很多僧人在苦修的时候,萤火虫能给他们一些灵感。燃灯寺所在的山据说是有佛光的,据说有缘人才能看到。萤火虫却是很多见的,但大多数人都视而不见。佛光和荧光都是一样的,都可以给浮躁的人心一些净化和抚慰。佛光照亮大地,荧光点亮心灵。

  我每次内心浮躁,渴求成功以及贪恋财富的时候,一定要来看看萤火虫,这些微弱的火光能让我的内心变得淡泊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