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家乡客散文(2)

时间:2021-08-31

  许是大家心有同感,很快我们离了紫霞寺,在山下“竹海人家”吃了中餐,然后按行程计划奔赴大河滩。

  大河滩,在我首先是奔天然喷泉而去。那地方我小时候去过一次,彼时虽然也羡慕过老街上那口老井,羡慕过街上人家居然可以吃上自来水,但真不知还有射程高达二十几米的天然喷泉。当然,老家陶州码头近三十年来的沉寂,让我也想看看大河滩这个毗邻之地如今的模样,要知道这里当年可是商贾云集生意兴隆的乡村大口岸。大概是我了解不多,大河滩在我印象中很有些神秘,那里有青石板古街,有各种古老的木楼商号,有关帝庙戏台,有好吃的绿豆糯米粑,……我没去过芙蓉镇,但看《芙蓉镇》时,我会想象出大河滩的样子来。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里有和我爷爷奶奶一样从邵东迁徙过来的生意人,我总觉得这些外来生意人都不简单,他们每个人都是我读不懂的`书,随着老人们相继离世,他们的迁徙故事成为我永难解开的谜。

  不过令我始料未及的是,我们的车并不是先奔大河滩老街,而是周周转转,来到了一个叫民丰村的小山村,说是来看什么竹荪。

  我们先是到了一户普通农家,不一样的是门口挂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耒阳市玉竹园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竹荪种植基地”。在这个看似已经弃住的老屋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所谓的竹荪干,以及一个疑似烘焙用的铁炉柜。这些竹荪干色白,细长,干粗,梢部如卷发,分量极轻,与竹笋片一样被装在一个大大的透明薄膜袋里。我自小在竹山长大,自认为凡是竹林里能见到的东西我应该都知道,可这一扎一扎捆着的乳白竹荪我还真不懂它是何方神圣。我一时好奇,一种叫探索的东西便蓬蓬勃勃生长起来。

  我们跟着一位被称为何总的年轻人走进了老宅的后山。这山不陡,也不算高,大家依次从山脚一架木梯开始登山,途中有发现残余杨梅的片刻惊喜,但更多的是被一种白色的裙装蘑菇给惊艳了。这种蘑菇长相实在太可爱了,它们就像一个个缩微的白雪公主,头戴栗色小圆帽,着一身纯白纱裙,样子娇憨可爱,宛如仙女玩偶遗落山林。旁边有些黑蛋蛋,圆溜溜,挨挤挤,若不细看,混在那些落叶中是很容易被如我一样视力不佳又莽莽撞撞的人踩坏的。我们一路登山,一路惊叹,这些成排成行零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小竹荪一时间成了大家赞不绝口的宠儿。

  据这位何总介绍,这竹荪全身都是宝,既能做菜又可入药,既可美颜又能延年益寿,做出来的菜呢,味道鲜美,品相极佳,是真正的山中珍品。当晚,我们在他的“鹿岐人家”品尝了他的竹荪宴,事实证明,所言不虚。见大家疑惑,他说,竹荪有野生的,可因为生于落叶之中,昙花一现,很快枯萎,所以很难被发现。而他通过技术学习和研究,实现了人工栽培,并且改良了品种,使其更容易种植和培养,从而提高竹荪产量。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肃然起敬,觉得如今像他一般年纪的青年大都去了外地打工,挣了钱就买房住到了城里,或者干脆移居外地,极少回到村里利用本地资源和农业技术来发家致富。面对渐渐沉寂的乡村,我一度很是郁闷,弄不懂明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怎么就留不住人,但这位年轻的何总,无疑让人眼前一亮。他说,他要尽快发展自己的种植园,除了加大种植面积,搞一条龙加工服务,将产品迅速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推向舌尖上的中国,他还要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自己的父老乡亲带他们共同致富。看着这位肤色黝黑的年轻汉子,我再一次对他刮目相看。

  下了山,我们便直奔大河滩喷泉和古街。

  想是离得不远,没多久,喷泉广场便赫然在望。那喷泉的确如传说中那般神奇,远远望去,一水如柱冲天而起。喷泉下面是巨石垒就的假山,假山四周是一环形水池,那喷泉自假山底下喷薄而出,直射蓝天,至二十多米高处折返落下,形成一圈透明晶莹的水雾帷幔。雨雾清流,落到假山巨石散漫而去,煞是奇特壮观。这自然又一次激发了大家拍照留念的热情,于是不少人登上喷泉假山,在水柱旁舞动大旗兴奋合影,如同当年井冈山会师一样。我站在喷泉水池旁,想象自己所在的位置,觉得怎么也不像自己当年到过的大河滩。

  这里该有个码头的,好像还有一座桥,水位肯定也没这么高,……虽然旧的印象老是会冒出,但眼前的实景总在捣乱,以我模糊的记忆和新打造的广场设施,我实在还原不了旧时的模样。当大家拍够了说要到古街走一下时,我豁然开朗,原来要到我记忆中的大河滩老街,还得走上一段路。

  转过一条种植了花花草草的路,晃见河岸边乡村景区常见的巨型水车,很快古街口便出现了。

  走进古街,发现当年模样大致还在,不过没有我记忆中的那般热闹。青石板路面已经不多,随处可见的是水泥路面,这让想感受古镇风味的拍迷们有点失望。街上老屋,空置的不少,看来整户外迁的很多,就像我家乡陶州一样。至于那些颇有年头的古朴木楼,则已很少有人住了。这种檐下悬有小窗彩楼,大门采用活页长门,并有大开口飘窗的木楼,大概年代实在久远,或者长期无人打理,不少已摇摇欲坠成了危楼,原汁原味且依然在正常使用的木楼已少之又少。老街居民倒还保留着一贯的生活方式,大门洞开,人则当门坐着,颇为闲适。邻里之间串串门聊聊天,非常和谐,见我们来很是热情,有问必答,说起祖上商号往往一脸自豪。

  我素好奇,见大门洞开,自不免探头张望,甚至走进屋去,和屋里老妇扯上几句,顺便也看看他们的生活现状。这些老人们全无戒心,相反很乐意和我攀谈,从家里摆设来看,往往简陋空阔,想必境况好不到哪去。这让我心里很不好受,风景再美,哪有乡民生活富足重要?攀谈得知,圩场还开,五天一逢。商铺也还有,但不多,店面简陋,货物也寒酸,不知开圩日子,场面如何。同行中有人是大河滩出去的,见大家念叨特色美食绿豆粑,便带路前往。可惜找到人后,却被告知逢圩才做,大家一听,满是失望。我好奇探问,这绿豆粑那么讨人喜欢,为何不去城里将生意做大?那人羞涩笑笑,说不行的。旁边有人附和,说总得给这里留点特色。  返城途中,发现不少良田沃土没人耕种,一些小村子则干脆是人去村空了。我真想知道,这些离了土地弃乡而去的人们如今过得好不好?他们还会回来吗?他们的子孙后代还愿意在这里安家落户吗?

  想起此行我们是来乡村寻美的,可不知何故,置身这如画山水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山依旧,河依旧,我却恍如他乡客了。

【忽如家乡客散文】相关文章:

1.人生忽如寄的散文范文

2.人生天地宽,忽如远行客

3.岑参笔下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

5.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杨绛散文集《花花儿》散文

8.写雨的散文 关于雨的散文